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斫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学武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学武备!(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日,渭州有暴雨。

    李寇在家里闲坐,拿着一卷书正看得高兴。

    一方面,他发现祖先传下来的学问并不都是糟粕。儒家,并不全是后世批判的那样,儒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体系。

    至少在大一统上儒学与儒家很好,只是在科学教育上走得太偏了。

    独尊儒术有独尊儒术的好,正是独尊儒术才有大一统的海内。

    “儒学,需要改良的,而不是推倒。”李寇这样说。

    另一方面他发现其实读书并没有看过的网文里的那么难缠。

    他是经过高考磨练的人,心理年龄又在这摆着呢。

    因此,但凡用点心用天然的系统学习方法去探索并不困难。

    这需要耐心,而网文里看到的主角没一个真耐心的。

    李寇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一卷书,他能用半个月仔细斟酌乃至于记住。

    这应该是最难的一点。

    此外,李寇发现科举并不是高考。

    科举即高考,那是后人不了解历史的推断。

    李寇认为科举便是公务员考试,且是全国统考的。

    那么,学习与准备科举便应该同时着手。

    李寇在总结自己为了高考试过的办法。

    他还不着急。

    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事情。

    寻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子也是需要时间的。

    “物质决定意识,没有彻底钻透这时代的考试,光用高考方法强化训练,可能结果只会差强人意。”李寇拿着书靠着窗子心想。

    门外新修出的水渠,轰轰的山水砸着山川。

    李寇发了片刻呆,又埋头钻进书堆。

    他瞧不上对学习嗤之以鼻的人,从来都瞧不上。

    如今虽有一身本领,但他充其量只是个村长。

    要在这个时代称霸,那还需要把自己融入这个时代。

    否则,那只能是键盘侠们的脑洞了。

    黄昏时,雨停下来了,山水还在狂奔。

    李寇放下书,先去厨房烧点水准备做饭。

    而后,在场院里看一下天色。

    山上有长者谈话,说都是秋雨多而春雨少的现状。

    有长者埋怨:“这么多的雨水倘若在春季来收成必定会很好。”

    也有长者取笑:“你怎不说冬季里多下一场大雪?”

    李寇心中忽然一动,他想起后世自己也负责监督过的水窖工程。

    但那时候已经不是修建水窖了,而是一村搬迁之后把水窖填了。

    李寇小时候修过水窖,长大了填过水窖。

    他了解这种蓄水工程构造。

    那么何不在北原修建一些小型的水窖?

    李寇立即想到设计中的砖厂水泥厂来了。

    这两样倘若全部施工,则必须考虑产品市场了。

    怎么办?

    李寇原本还没有个头绪,只想着在基础建设方面给渭州先做好榜样。

    现在他有了新法子。

    农民的钱当然难赚到手,因为古代的农民哪里有什么钱。

    可若是地主?

    “若地主,他们不肯买砖头水泥的话,那就只好用产量碾压他们,以市场告诉他们谁才是霸主。如此,若渭州土地三成为我所有,商路在我手中,我何必在渭州折腾?关西路之大,足够壮大一支武装力量,何况,民间的经济往来,很容易影响意识形态方面。”李寇提了口气凝重之至。

    忽然,山头上有人喊别人。

    原来,弓箭手们的换班时候到了。

    如今的山寨,俨然无人敢小觑。

    李寇亲手挑选的弓箭手,论体能个个都是好手。

    别的不必说,渭州厢军竟想把山寨的弓箭手们调拨到衙下听调遣。

    折可适收到的报告里,便有北原军寨弓箭手体型彪悍,体能惊人的提法。

    李寇以金钱养人,如今见了效果。

    张小六便是弓箭手中一个好手,这厮曾在草料场随老军学过几手,甫入弓箭手便当上了队长,每日吃饱肚子便习练刀法,又以简单阵法布局,一个小队几乎能对抗两个小队,这也引发其他小队队员的热情。

    李寇以熟知的三三制为基础,这几日在弓箭手们训练之余又试验了一下阵法。

    没什么好神秘的,只是用科学的方式克制敌人尔。

    他命弓箭手,五人为一组,一组两个枪手,持长枪在中,前头两名刀手,持刀盾防护,而后面又设弓箭手一人,便是小组长。

    五个人,枪手随时都可以转换。

    其武器,李寇从长枪试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