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闲唐 > 第83章 第 83 章

第83章 第 83 章(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元婴成功说服了李治, 拖着李治去找李淳风, 很快拿到相关的记录。

    李淳风听说李元婴要搞灾异论, 还劝了几句, 让他不要随便把这些想法捅出去。

    任何人想要推翻灾异论之类的“天人感应”学说,都等同于得罪了天下儒生。要知道君主都自认受命于天,臣下想要规劝君主, 自然只能借助天命之说。

    把种种“灾异”和君王及朝廷施行的政教联系在一起,其实是一种“儒术”。

    儒学儒术,一字之差, 意义却大不相同。

    学是学问, 术则是策略和手段。

    所以谁要是想把灾异论搞死,无异于是把儒生手里的一大工具夺走, 肯定会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甚至会被群起而攻之!

    李淳风上头有个太史令顶着, 凡事不用自己出头,杂七杂八的东西研究了挺多,观测天象是他的专业, 不过随着他观察到的各类天象越多、研究得越深入, 越发现以前一些学说著作站不住脚。

    无论是他自幼开始研读的阴阳杂学,还是儒家学说里的各种说法, 都有悖于他观测到的各种天象出现规律。

    李淳风是个聪明人, 他甚至自己才三十出头, 年纪在他们这一行来说不算大, 资历更是浅之又浅, 贸然把一些话往外说只会被人当成疯子攻击。

    相反,他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东西混入曾经学过的学问里头,借助其他人深信不疑的固有认知来获得晋升之途。

    像李元婴这样简单粗暴地想要捣毁固有的说法,李淳风是想都没想过的。

    李淳风考虑片刻,还是给李元婴推荐了一本书:“殿下可曾看过《论衡》?”

    李元婴摇摇头。

    李淳风道:“我这里收藏着一本,殿下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拿回去看看,里头可能有你需要的东西。”

    李元婴一听要自己看书,拧着小眉头问:“有趣吗?”

    李淳风捋须道:“有趣,百家之说皆在其中,又自有一番特别的见解。”

    李元婴便欢欢喜喜地抱着李淳风给的彗星记录和《论衡》和李治一起回去了。

    李治道:“既然太史丞都说不要写这篇文章,要不我们就不写了吧?”

    李元婴一开始是没想那么多,现在他听了李淳风的说法,也觉得怂恿李治去干这事不太好。

    李治一直是个乖宝宝,孔颖达他们对李治全都赞不绝口,突然让他写这种离经叛道的东西确实不太对。

    李元婴道:“行,不用你写了。”

    李治看着李元婴抱着的记录和《论衡》,说道:“那我们把这些书稿还回去?”

    李元婴道:“不写又不是不学,我还是要看的,你看不看随意。”他想了想,把今天带小萝莉们读书的任务交给李治,准备自己回去读《论衡》,顺便再研究研究彗星记录。

    李治提出异议:“我可教不了你姝妹妹。”

    李治觉得李元婴这小子学起东西来挺打击人的,什么学问都学得特别快,明明前两年还是白纸一张,现在读的书都快比他多了。

    最近李元婴带魏姝过来和他们一起读书,李治又受到另一重打击,这个小女娃年纪比兕子大不了多少,不管书法还是理解力都远比许多人强,一点都不像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李元婴一点都不照顾李治的心情,还挺得意的:“那是当然,你看书都没姝妹妹多!这样好了,你问问姝妹妹要不要过来和我一起看《论衡》,这样我们就可以兵分两路,各学各的!”

    李治点点头,去和城阳她们会合。过了一会儿,魏姝是过来了,但李治和城阳她们也一块来了,读书地点改成李元婴住的院子里,一拨人读“考试参考书目”,一拨人读《论衡》。

    高阳对读书没兴趣,呼朋唤友打马球去了。

    李元婴把分成许多卷的《论衡》分给魏姝看,两个人很快沉浸在这本全新的著作之中。

    接下来几天,李元婴边读《论衡》边和魏姝讨论其中有疑义的内容,很快把多达好八十余卷的《论衡》全扫完了。

    这本书不能说它是儒家的,又不能说他是道家的,只能承认它确实是李淳风所说的“奇书”。

    这书中所表达的观点,甚至和李淳风这个太史丞平日里干的事相背违。

    写《论衡》的是个东汉人,叫王充,他是个无神论者。

    对于汉代儒生信奉的天人感应理论,王充无情地进行了反驳,他的观点是这样的:假如真的有天道的存在,肯定也能直接任命圣明的君主。为什么天道不选尧舜那样的人当政,而要选那些无能的庸君,再反复降下天命谴告世人呢?天道他就不嫌累吗?!

    于是,对于东西两汉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