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孔子的故事 > 第八节 振兴鲁邦

第八节 振兴鲁邦(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都城距鲁都很近,地方相对广阔,是鲁都的保护口。孔子上任之后,发现中都城这个地方人员杂乱,风气败坏,偷窃盛行,加上连年干旱,田地失收,民心不稳。

    孔子亲自下乡察看,聆听百姓声音,观察问题的所在,终于制定出了整顿城务的计划。

    他按照弟子们的特长,分别交给他们任务:颜回德行,负责人民的感化和教育;子贡聪明,负责安排人口,调配工作和管理财政;子路正直,负责刑罚,震慑人心。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人民疾苦,孔子就派出好的医师给他们看病;田地干旱,孔子就带领所有的弟子们亲自去挖井引流灌溉;多偷多盗,孔子就将其中几个抓起来,公布刑罚,并且在狱中加以感化。师徒一干人等常常工作到深夜,总结着今天的工作,再商议着明天要执行的计划……

    就这样,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中都城在孔子的管辖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盗窃灭迹,人心正气,连监狱里的牢房都一直空着。

    消息传回了朝中,朝野上下都很叹服,唯独叔孙氏露出不屑的表情,道:“这不过是孔丘的弟子吹嘘而已,中都年久贫困,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复兴呢?”南宫适和他打赌说:“如果中都城真的太平兴旺呢?”“我就把掌管国家法治的司寇(kou)一职让给他!”叔孙氏回道。

    于是,鲁定公就携同一干贵族们身穿便服,坐在马车上前往中都城巡视。到中都城门,只见守城士兵个个朝气蓬勃,在子路的训练下迈着沉稳的步伐,在城中来回巡逻。

    往里一走,沿路穿过街道,只见商贩买卖络绎不绝,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交易热闹。经济在子贡的管理下也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马车上的众人赞叹不已,都说孔子治城有方,这时正好有一个妇女掉下了一袋钱币,同时有三四个人看见了,他们不约而同地上前想要把钱币捡起。叔孙氏正要大贬中都城的歪风,却见那几个人捡起钱币,擦干净后交给了一个小孩,小孩子屁颠屁颠地追上了妇女,恭敬地将钱币递还给她,嘴上还说着什么。这时车里的一干贵族们都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两人到底说什么。妇女好像很高兴地要赏给孩子一个铜币,那孩子却摇摇手,躬身做礼,然后一副满足的表情,屁颠地跑开了。

    叔孙氏频然坐倒在马车上,仰叹道:

    “孔丘真是个治国良才啊,我都深深佩服了。”鲁定公笑着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爱卿司寇的位置可得让贤咯!”叔孙氏无话可说,只好点头道好,又说:“司寇一职掌管我国刑法,事务繁多,还是先让孔丘暂任司空一职,等到熟悉运作之后再上任司寇吧。”

    不久之后,孔子果然接到了鲁定公的任命,提升为司空。于是孔子将中都城交给了弟子们打理,将子路安排到季氏的家中做家臣,然后自己返回鲁都,开始参与朝中的政事。

    一次,一对父子吵吵闹闹,争得面红耳赤地来见孔子,要评一个理。原来,这对父子在为家中的田地而争吵,父亲年老,却不肯把田地传给儿子,儿子不服,于是就与父亲争执起来。

    在孝道为先的古代,这件事换了其他人,多半都会先治那儿子大逆不孝之罪。于是左右弟子们都纷纷劝说孔子,尽快按章处理。

    可孔子并没有这样鲁莽,他自上任执法以来,一直在思索着“治”的根本,到底应该是依法而治,还是以礼而治。他想起昔日周公,以礼治天下而大同,轻刑法,重感化,得天下人心,自己很想向周公学习。于是孔子想了想,就命人把父子俩一同关进了牢房里。

    大家都不知道孔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纷纷在私底下议论起来。这时一直隐居在鲁地、久不见人的奸臣少正卯也露了出来,他先大力鼓吹孔子的虚伪,在中都城一年的政绩全靠子路的武力镇压,然后又说孔子歪曲常理,不辨是非,自己说了要父是父,子是子,现在却父子不分,尊卑无序。连季桓子也被流言飞语影响,怀疑起孔子来。

    孔子一切都听在耳中,没有理会,依旧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时间一久,弟子中出现了一些异动,其中一部分对孔子的信心产生了动摇,都悄悄离开,只有一些极为忠心的弟子一直守候在孔子身边。其中颜回不但信任孔子,而且似乎了解孔子的想法和行为,一直陪伴在孔子身旁,孔子因此对他十分赞赏。

    话说那一对可怜的父子,各自怒气冲冲地来到司空面前想争一口气,可刚一说完,司空连审都不审就直接把父子俩都扔进了牢狱中。从此两人就一直被关在了同一间黑暗的牢房里,不见天日,又惦记着家里的人和事,心里又是懊恼,又是后悔。两人的怒气逐渐消除,都开始后悔自己的过错和冲动,想起为了一些身外之物而弄得父子情断,真是太不应该了。一天狱卒送饭来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