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光宗耀明 > 第22章、哭门,大捷(求追读票票)

第22章、哭门,大捷(求追读票票)(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宫里再怎么除草,这紫禁城也处处是透风的墙。

    皇长子已经移居了慈庆宫不假,但却是形同被圈禁。

    传闻王恭妃与他母子不得相见,在景阳宫终日以泪洗面。

    沈一贯也快以泪洗面了。

    盛夏酷热,人心易躁。讲筵既延,储君遭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沈一贯再也压不住汹汹舆情,烈日当头,百官哭门。

    那紫禁城巍峨的午门隔断了内外,这些年来,除了入阁当值的沈一贯和寥寥数个低品办事官吏,无人再能入内。

    大家都知道皇帝就在里面,皇长子也在里面。

    可这道高耸的宫墙却隔绝了内外,所有官员都在诸多朝政不可测的惶然中机械度日。

    一面仍旧往上请示政务、提出建议或建言,不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

    一面大多得不到回应,能得到的,也往往拖延许久。

    再要去办理时,又要面对诸多部门缺员的事实,而补充新官极慢、极少。

    也许十多年前,国本之争有更深刻的含义。后张居正时代的君臣关系,要建立新的秩序。

    但如今,国本之争也隐晦地寄托了群臣的一种期望:大明还能不能好起来?

    不寄希望于皇帝忽然重整意气、勤勉视政,也不能明白地说希望换个天子、换片天地。

    于是哭!

    这一次,沈一贯也跪了下来哭。

    皇长子被圈禁这种流言,他没法再为皇帝解释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成敬站在午门的门洞旁边,苦口婆心:“列位大臣,前有王德完妄议宫禁是非,事后明证了是子虚乌有。如今,无非又是一桩流言而已,殿下只是住惯了景阳宫,甫一迁居略有不适。区区热病而已,不日便能痊愈。届时讲筵一开,流言自解。列位大臣又何必如此?”

    沈一贯没说话。

    礼部尚书余继登垂垂老矣,他在太阳底下满头大汗,眼角还有热泪流淌。

    “流言纷纷,所为何来?殿下既移宫,陛下此前诸旨明白,何不准了内阁所题三礼敕旨、礼部所拟三礼仪注?如今骤闻皇长子虽移宫而形如囚徒,臣等不哭告陛下求个实情,焉能称忠?”

    “哀哉!痛矣!”

    哭嚎声四起。

    是为君臣相忌而哭。

    为大明的前途命运而哭。

    也为多年来的憋屈而哭。

    炽烈的阳光下,激动的情绪里,有人中暑,有人晕厥。

    紫禁城中,朱翊钧脸色铁青。

    “阖宫奴婢都该杀!三令五申,到底又是谁胆大包天!”

    田义、陈矩等人都跪在他面前,但没人敢说什么。

    皇帝不是不明白。

    这样的事,除了翊坤宫里的人,又有谁敢这么大胆传出宫去撩拨群情?

    但皇帝只会向奴婢宣泄怒火。

    “乱棍驱离,万勿惊扰圣母皇太后!”

    朱翊钧又有点头晕目眩。

    暂时圈禁一下都是无上罪孽,刚知道那個徐光启确有其人就直呼太子。

    如今知道百官因那逆子被软禁慈庆宫中而哭门,母后又会怎么做?

    “快去,速速去驱离!”

    田义和陈矩欲言又止,但还是先领了旨意。

    “流言止于智者!尔等公卿朝官,何故无端生非?陛下有旨,速速归衙!”

    午门外,望着门洞内涌出的手执棍棒的太监们,不少人双目中露出一丝绝望。

    那像是对天子的绝望,对大明的绝望。

    京城里的赵府之中,赵志皋在卧室内的椅子上斜望着窗外的天。

    “大旱……乱政……兵祸……大明江山社稷,还能存多久?”

    他儿子静立在一旁,听着父亲大逆不道的喃喃自语。

    就在这个时间点,京城正南的城门洞里,数骑飞驰而入。

    “播州大捷!贼酋授首!大明万胜!”

    “播州大捷!贼酋授首!大明万胜!”

    露布飞捷,直踏向天街。

    京城百姓闻之欢呼。叛乱平定了,也许因财计艰难而开始的矿税和新税能停了。

    只有报喜的骑卒赶到天街后,才见到荒诞的一面。

    前方仿佛一个战场一般,有人抬着别人出来,有人搀扶着别人出来。

    没几个衣冠齐整的,甚至分明有些朱红官袍的大臣挂了彩,或者鼻青脸肿。

    “播州大捷……贼酋授首……大明……万胜……”

    这么大的喜讯,却好像触动了他们什么。

    “幸甚!痛甚!”

    “呜呜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