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十三章 耿耿于怀

第十三章 耿耿于怀(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鸿胪寺内,三两官吏来来往往很忙碌,招待外使的酒菜也很简单,一碟切得很大块的羊肉,一碟豆芽菜,还有一壶酒水。

    李承乾对眼前的饭菜没兴致,也没有动筷子,羊肉没有煮透内部还带着许多血丝。

    自去年冬季豆芽菜作为大唐的一道新菜肴之后,这种种植简单的,培育条件要求不多的蔬菜很快成了宫廷朝野,坊间百姓们热衷的菜肴。

    禄东赞吃下一口羊肉,而后又饮下一口酒水。

    李承乾揣着手端坐着没有动筷子。

    “嗯。”禄东赞嘴里嚼着稍稍点头,道:“唐人的酒水好喝,赞普常说有朝一日要和天可汗共饮。”

    李承乾笑道:“松赞干布雄心壮志,孤很欣赏他。”

    禄东赞稍稍皱眉,低声道:“外臣带了一些青稞酒。”

    说着话,他将一个水囊递上。

    李百药接过青稞酒,放在了殿下的案前。

    打开装有青稞酒水囊的木塞,李承乾仔细闻了闻,酒香不算浓郁,带着一些青稞的麦香。

    “孤会好好珍藏,如有一日松赞干布来大唐了,孤会拿出此酒来宴请他。”

    闻言,禄东赞神色一振,神色端庄地行礼,“外臣会将殿下的话语如实告知赞普。”

    现在吐蕃的赞普,也就是吐蕃的国君松赞干布,正在积蓄实力,对大唐跃跃欲试。

    吐蕃与大唐之间的恩怨要从武德年间说起,当年李渊向边关增兵之后,教训了吐蕃一顿。

    鸿胪寺内,太子殿下与吐蕃使者禄东赞还在谈着。

    而三两官吏就站在鸿胪寺外,照理说现在大唐最关注的应该是突厥与漠北,又或者是现在西北的关隘外的吐谷浑人,或者是西域高昌人。

    怎么也没想到殿下会对吐蕃人这么热情。

    鸿胪寺的谈话又进行了片刻,禄东赞已不胜酒力要告辞。

    李承乾拿着禄东赞送给自己的这一囊酒水,笑着道:“等下次大朝会相见,孤也送你一样礼物。”

    禄东赞作揖道:“那就约定了。”

    送走了禄东赞,李承乾这才走回东宫。

    一直等在鸿胪寺外的宁儿,她匆匆跟上殿下的脚步。

    这些天对朝堂的了解,包括现在的于志宁,他们都觉得如今的吐蕃不足为惧,甚至还不如眼下的吐谷浑与西域诸国。

    只不过现在谁也不知道,在以后大唐与吐蕃的恩怨持续两百多年,战争断断续续也进行了两百多年。

    这是个很强劲的对手。

    李丽质的婚事延后了一年,这些天她的笑容也更多了。

    十二岁的孩子应该是这个年纪最天真烂漫的时候。

    包括弟弟妹妹也都是。

    天气乍暖还寒,三两天的暖意让地里的草长了出来,可殊不知春季还未到,三天后关中又迎来了一阵寒风。

    刚冒头,刚长出来的青草只能面对着寒风,又一次枯萎了。

    东宫很温暖,因太子建设暖炕,太医署的大夫们意外地发现,东宫竟然没有人生病,没有人染上风寒。

    以往年幼的皇子公主们还会时常肚子疼,现在已有一個月没有出现腹痛的迹象了。

    今天,东宫给弟弟妹妹们放了假,她们也终于可以回立政殿。

    这些天李世民常关注边关的情况,李承乾这些天的举动倒也正常,只不过是接见了一个叫做禄东赞的吐蕃使者,看着鸿胪寺的谈话记录,问道:“你皇兄似乎很欣赏松赞干布。”

    李丽质拿着一个小算盘,帮母后算着后宫的账目,盘腿坐在案上,道:“倒是没有听皇兄说起过这个人。”

    李世民皱眉看去,见到李丽质拨动一些珠子,好奇道:“这是什么?”

    李丽质回道:“这个是算盘,皇兄教我的,用这个来算账会更方便。”

    “嗯?”

    仔细看着丽质使用这个算盘,李世民又收回了目光,又道:“你皇兄这些天在做什么?”

    李丽质回道:“皇兄说是去踏春。”

    李世民低声道:“还未入春,他踏什么春?”

    又见李丽质不说话了,李世民招手叫来了李治。

    按说平时李治也是个听话的孩子,可现在的这些孩子包括李治都很怠慢朕。

    李世民道:“稚奴,这些天都在学什么?”

    李治吃着柿子慢吞吞走上前道:“皇兄这些天教我们数术。”

    李世民沉声道:“最近怎么了,你皇兄都没有文章送来了?”

    “皇兄已很久没有讲思品课了,就讲了三次。”李治思量了片刻又道:“父皇若是想看皇兄的文章,可以来东宫听课。”

    “呵呵,让朕听他的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