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 第0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

第0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权和相权,主仆矛盾?”

    朱元璋缓缓踱步,然后突然顿住,他的眸子亮了起来。

    是的,在经济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其实他还有一个选择!

    那就是极度强化皇权,把相权踩到尘埃里!把实际担负着丞相职责的人,当做自己的奴仆!

    可是,究竟是怎样扭曲的心态,才能想出这种法子?

    说实话,这就是历史局限性了,或者说想象力不够。

    因为自从秦汉以来,丞相,都是与皇帝“几乎能够”平起平坐的;在三国时期,诸如曹操、诸葛亮等丞相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直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彻底成型,丞相变成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由一人变为多人,相权开始被削弱;而到了宋朝,丞相不仅失去了坐着的权力,而且受到了更多的监督,相权更加削弱;直至如今的明初,在胡惟庸案后,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可即便是亲手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朱元璋,也从未想过,走奴役丞相,把丞相当做自己的奴仆固定下来这条路,因为这严重有悖于华夏的政治传统。

    紧接着,阴阳炁海中再次传出了朱雄英的声音。

    听罢,王景倒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寒冬冷气入肺,直接让他打了个哆嗦。

    两人对视一眼,王景更是看出了董伦眼中的惊骇之色。

    ——若是真如此施行,恐怕所谓丞相,也不过是皇帝家奴而已!

    只能说,圣孙殿下,这是遇到高人了啊!

    可同时,两人眼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心动之色,毕竟,如果真这么搞,那么他们这些殿阁大学士,恐怕是最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军机大臣的!这就相当于走了捷径,一步登青云。

    固然跟以前的丞相不能比,但同样的,要是按照正常晋升来走,他们这辈子能不能走到尚书都是个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停在左右侍郎或是左右布政使司这一级别了,根本就没有登青云的机会。

    既然现在有了登青云的机会,此青云比彼青云矮一截,又有何妨呢?总比在下面眼巴巴地看一辈子要好。

    “军机处,近十个军机大臣,无品阶,差遣,随意罢免,跪受笔录。”

    朱元璋细细咀嚼着这些关键词。

    这时候,在外侧的王景忽然行礼道:“陛下,丞相毕竟是国家体面......”

    朱元璋接过马三保递来的手炉,笑道:“咱知道。”

    朱元璋虽然经常噶文官的脑袋,但是对于文化人,他其实还是挺尊敬的,或者说出身农民的“朱重八”很尊敬文化人,而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则有时候必须要噶几个臣下的脑袋杀鸡儆猴,这不矛盾。

    所以,朱元璋的内心,其实也不希望搞“跪受笔录”这一套,这实在是把人的尊严往靴子底下踩。

    而且作为一個威严的帝王,朱元璋往那里一坐,就已经足够骇得人膝盖发软了,他并不需要这些形式来证明或者突出他的权威。

    嗯,人都是越缺什么越需要彰显什么......真正拥有的,反而不需要彰显。

    不过作为史学界公论,清朝搞的军机处这套拿出来代替宰相制度,其实本来也不是靠表面的这些东西的,军机大臣站着还是跪着并不重要,难不成说,军机大臣站着,就能改变军机处的性质了?不可能的。

    而朱元璋此时虽然还不知道这是清朝的制度,但他打算做的,就是根据朱雄英的描述,取其内核化为己用。

    什么是军机处制度的内核?

    如果只从表面上看,那就是军机大臣是一个差遣职位,本身无品级,且是多人担任。

    但这和明朝内阁的首辅、次辅、阁老们,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军机处制度真正的内核在于,军机处的成员都是由皇帝亲自选拔,亲自任命,而且随时可以更换,不受任何限制,而且军机处只有议事权,没有决策权。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群只能提意见的“临时工”,是皇权的“仆人”。

    在清朝,皇帝更换军机大臣,那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跟明朝换个首辅要折腾到朝野震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妙极。”

    如此一来,相权虽然也没有完全消失,但对于皇权的威胁,却显然是极大地削弱了。

    这样就不仅有人帮朱元璋干活,减轻他的繁重的工作负担,而且朱元璋又不用太过担心皇权被架空,因为他可以随时罢免任何一位军机大臣,却不需要付出类似胡惟庸案的代价。

    看着身边的殿阁大学士,捧着手炉取暖的朱元璋,嘴角噙上了一丝笑意:“咱有意设个军机司,尔等可愿进入其中啊?”

    鄙视、质疑、理解、成为、超越......

    王景和董伦二话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