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三国:小霸王重生,忽悠诸葛亮义结金兰 > 第64章 热锅上的蚂蚁

第64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州治所下邳。

    战败的消息雪花般飞来:

    夏侯惇率兵长驱直入,琅琊郡岌岌可危。

    郡内北面的郯城、襄贲等5座城池落入夏侯惇之手。

    陶谦一个头两个大,愁得直薅胡子。

    人家曹操还没出手呢。

    派了个上将夏侯惇,就把琅琊郡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陶谦能不愁?

    真要等曹操亲自出手了,徐州不得立刻完犊子?

    担任徐州牧的7年间,陶谦在恢复徐州经济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但他老好人的性格,最不喜欢刀兵乱世。

    这么多年来也没培养出什么名将,手下的徐州军也是得过且过。

    战斗力比不上曹操手下的虎狼之师。

    连丢5城也就不奇怪了。

    “唉……事已至此,诸位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陶谦无奈的询问着手下众人,希望众人能想出抵抗夏侯惇的办法。

    丢几座城池,陶谦倒是不在乎。

    谁让曹嵩死在了徐州地盘上呢?

    这几座城池就算是送给曹操的赔礼,能息事宁人就最好了。

    偏偏陶谦的这个性格,看不得夏侯惇破城之后大肆屠杀之举。

    总认为是自己害死了那些徐州士兵。

    明明没有抵抗夏侯惇的本事,还非要悲天悯人一把。

    强行把自己架在道德的制高点。

    想要为徐州士兵和百姓们做些什么。

    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

    说的就是陶谦这种人。

    一众徐州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然后集体保持了沉默,将目光集中到了陈登身上。

    常年养尊处优,和平无战事的生活。

    早就让徐州各级官员躺平摆烂了,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硬要说谁能想出办法的话,估计唯有陈登了。

    陈登字元龙。

    出生于世代官宦世家,祖父陈球曾高居太尉之职。

    死去的曹嵩就是接替陈球当上太尉的。

    陈登的老爹陈珪是沛国相。

    因此,陈家在徐州是一等一的豪门望族。

    就连陶谦也得给陈家三分面子。

    何况陈登为人爽朗、智谋过人。

    少年时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在徐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所以每当有重大问题出现,早已躺平的徐州官员们只能依赖陈登了。

    看到众人习惯性的向自己看来,陈登当仁不让的踏前一步:

    “曹军兵精粮足,骁勇善战。而我军堪称精锐的,只有主公从老家带来的3000丹阳精兵,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为今之计,只有向各路诸侯求援了。那些坐山观虎斗的,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主公不妨选几个和曹操有嫌隙,或者存在潜在竞争关系的,派人给他们送去书信,事情或许就会出现转机了。”

    陶谦双眼一亮,急切追问道:

    “以元龙之见,应该向谁求援为好呢?”

    陈登低头沉思了片刻,抬起头来掰着手指说道:

    “袁绍占据了冀州,地盘与兖州接壤,必不愿看到近邻做大做强。他是第一个可以求援的目标。”

    “淮南袁术,坐拥豫州和10余个郡,手下兵马众多。兖、豫二州自古以来便是相互依托的关系,他也肯定不愿看到曹操占据徐州。”

    “此外,北海郡比邻徐州,太守孔融曾经与主公共同讨伐董卓,他又是孔圣后裔,主公也可向他求助。”

    “这三路诸侯若有一人出手帮忙,徐州之危便可解除。不过……为了保险期间,我还要向主公再推荐一人。”

    陶谦正听的上劲呢,见到陈登忽然卖起了关子。

    急忙连声催促道:

    “说呀!元龙推荐之人,必定不是无能之辈,此人到底是谁?”

    陈登伸出手指向徐州东南,缓缓说道:

    “江东猛虎之子,江东小霸王孙策!”

    听到陈登隆重介绍的人,竟然是个不足20岁的毛头小子。

    不少徐州官员的脸上,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要说孙坚如果还活着的话,向江东军求救的确是可行的。

    但孙坚已经故去快2年了,指望着一个毛头小子来拯救徐州?

    就算孙策从娘胎里开始习文演武。

    不到20岁的他,又能有多大本事?

    干的过曹操?

    别说曹操了,估计夏侯惇都能轻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