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四合院之美好人生 > 第101章 逃荒救助站来的女神

第101章 逃荒救助站来的女神(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部长对于红星轧钢厂的工作非常满意,责令各厂前来学习取经,张志飞化身培训导师,每天接待各厂的技术员们。

    虽然忙碌,但收获也不小。

    培训期间,结识了各厂的技术大拿和车间主任,扩充了他的人脉圈。

    各厂为了感激他,多多少少会赠送一些票据,让张志飞又积累了不少各类票据,腰包也鼓了不少。

    红星轧钢厂欣欣向荣,接待不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然灾害依然未见好转。

    进入四月份,饥荒反而越加严重,不少地方已经彻底的开始断粮。

    就连草根树皮都被啃食殆尽,为了活命,出现了大批大批的逃荒人。

    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耗尽了群众的心力,多数人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就顺着铁路、公路逃荒。

    多数逃荒者都会向着燕京城的方向走,这个时代信息闭塞,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认识有很强的局限性。

    认为只要到了燕京就能得到救济,压根没想过燕京也可能没粮。

    路上有许多人走着走着,走不动道了,就直接饿死在荒郊野外。

    也有运气好的,在半路上被人收留,被收留的多半是女性。

    她们被娶不到老婆的光棍收留,只是光棍的生活也不甚如意,只能勉强保证饿不死人而已。

    也有许许多多的人群,进入燕京。

    原本以为到了燕京之后,就有吃的,能够活命。

    可惜就算到了燕京,也并不是万事大吉,现在哪里都缺粮,在救助站待一段时间之后,多数人都会被遣回原籍。

    张志飞也是上周从吴明娟那里听到的,有大批逃荒人员进入燕京,吴明娟说街道办忙不过来,让他周末当一天义工,到救助站帮忙。

    周末。

    张志飞一大早在家中饱食之后,骑上自行车去了南锣鼓巷救助站。

    张志飞到了之后,发现街道办的人已经开始忙碌了,有烧开水的,有熬粥的,只是小米粥稀得能照出人脸。

    张志飞找到吴干事,询问自己能干点什么,最后被安排登记逃荒人员的信息。

    看着眼前排的乱哄哄的长队,张志飞很是难受,却毫无办法。

    他是有一些存粮,但根本见不得光,只能忍痛看着他们挨饿。

    “老乡,从哪里来的,在燕京有没有亲戚?”张志飞询问道,并拿着笔开始记录。

    “没有。”一个骨瘦如柴的男子说道。

    “家是哪里的。”

    “晋西。”

    ……

    张志飞一直忙着登记,中午也没顾得上吃口饭,一直忙到了下午三点多钟,登记的就差十几人了。

    揉了揉手腕,继续开始,他现在是手腕疼、嗓子也疼,不过都比不得心疼。

    “张志飞,情况怎么样?”吴明娟问道,这已经是她今天第五次询问了。

    张志飞凝重的回答道:“多数都是妇女小孩,男子也是营养不良,身体状况堪忧。”

    “哎。”吴明娟唉声叹气。

    “吴干事,政府准备怎么办。”张志飞低声问道。

    “有亲戚的看能否先投亲,之后在想办法安置;

    没有亲属的妇女儿童先安排在妇联,之后看能否在燕京找到人家收养或者嫁人;

    其他情况,多半要遣回原籍。”吴明娟低声解释道。

    张志飞好奇的问道:“结婚,这个应该不好张罗吧?”

    吴明娟点了点头,燕京城镇户口的,多半不会娶逃荒者,很少有人愿意娶逃荒者。

    说话间,已经登记到最后,就剩下最后两名逃荒者,看情况是姐妹两人。

    “姓名?原籍哪里?有无亲属投靠?”张志飞照例问道。

    “我叫杨嫚丽,这是我妹杨婷婷,我们俩是从重庆来的,是来找我爸爸的。”姑娘情绪低落的说道。

    “那你们又是怎么到了救助站的?”张志飞疑惑的问道。

    “我们没找到爸爸,也不知道去哪,看这里人多就来了。”姑娘穿着破旧,看着挺高,身材被衣服包裹着,倒是看不出来,长相也因为满脸的泥土,看不出美丑。

    “有你爸爸的详细线索吗?”吴明娟插话问道。

    张志飞回到救助站,给俩人倒了一杯热水,听杨嫚丽讲述自己的身世。

    1943年回乡探亲的杨二虎,和同村刘兰成亲,当年生下杨嫚丽。

    1944年杨嫚丽爷爷奶奶去世,在安葬了老人后,刘兰带着女儿去部队找杨二虎。

    只是当时正是解放军局部反攻小日子的时候,他们并未找到杨二虎,加上刘兰突患重病,她就带着年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