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寒门贵女 > 72. 第72章 【应天印象】

72. 第72章 【应天印象】(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地拥金陵势, 城回江水流。当年百万户,夹道起朱楼。①

    应天府果然是整个南直隶的中心,几朝旧都。

    祝翾一看见应天, 就感觉到这里与扬州的不同。

    载着扬州府五十个女童的船只停靠在了应天府外的渡口石头津,祝翾耳边传来闹哄哄的声音,将脸伸出去半张向外看去。

    只见云蒸霞蔚之下行帆千万,祝翾不由睁大了眼睛,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巨轮停帆靠岸, 而她们所坐的船只是其间门微不足道的一个。

    船上其他女孩儿也在观望石头津前的盛景,上官灵韫指着其中一个庞然大物高耸的大船说:“这是官商船,是朝廷去外国回来的船, 我们载着咱们的丝绸瓷器去外面, 就能换回来一大堆外国宝贝回来,什么象牙、玳瑁、香料的都有,还会载外面的动物来……

    “有一年,我大父就从一个不知道哪来的碧眼商人那买来了一只鸵鸟, 我大父非说这是外面的黑鹤, 一点鹤形都没有……”

    上官灵韫一说, 其他女孩都哇了一声, 她们都没有见过鸵鸟, 就问上官灵韫细节。

    上官灵韫就继续说:“长得没咱们的鹤好看, 好大一只, 我大父就爱养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我家里还有两头大象呢……”

    说着上官灵韫指的那个大船上竟然下来几个异域面孔,长相不像中原人,都穿着异域服饰,女孩们都没怎么见过这种场面, 就都在那睁大了眼睛看。

    等下了石头津,到了岸上,才发现岸上各国各色的人非常多,女孩们很快就看习惯了。

    “也就这里外国人多,因为这里是码头,外面船只多,在这里淘买外面的东西也更方便些。等进了应天府内城,就没这么多外国人了。”崔慧娥说。

    祝翾拉着何荔君边走边看,然后上了入应天府的马车,等入了应天,内里又是一番别样的风姿。

    一入城就看见了建康宫的阙楼高望,但这不是最初的那个“穷极壮丽、冠绝古今”的建康宫了,最早的建康宫早就被隋军荡成废墟了。

    如今这个高耸巍峨的建康宫是前朝在旧址上斥巨资民力去复刻的新建康宫,也是一座巍峨绮丽的宫城。

    然而前朝建新建康宫的那个皇帝为了复刻心里的奇观,累死无数民夫卒役。

    新的“穷极壮丽”的建康宫落成的那日,前朝也因为这个每块砖瓦浸着民夫血泪的宫殿走向了王朝的末期。

    大司马门外的双阙楼依旧孤望远山,而建立它们的朝代已经烟消云散而去,这座宫城又遭受了王朝末期的一番战乱挟裹,最后得到它的是元新帝。

    然而面对着这样一座巍峨的宫城,元新帝却没有选择在此停留享乐,而是将京师建在了北方。

    没有帝王长居的旧宫大部分区域也不再拥有皇族禁忌,都由长公主放开了,渐渐变成了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祝翾跟着马车进入宫城里,远远望见宫城内城里的城楼阙亭绵延,而长公主所立的应天女学也是改造了前朝北极阁南面的四馆重建,最后院墙一围,靠着台阁变成了女学之地。

    院墙外的车道上是车马行人、市井商贩,万家灯火、人间门烟火散落其间门,这就是古意与新意一起盎然的应天府。

    祝翾看了一路的景,一路上都在震撼,应天真是好大的一座城,和扬州又有些不同。

    几朝旧都的王气犹存,但是新朝百姓的柴米油盐又浸润出了温暖的包容气息。

    这里和祝翾梦里想得一样,又不太一样,祝翾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

    到了应天,依旧是送进驿站里备考等待。

    驿站里的女孩更多了,全南直隶各地来的女孩都在里面叽叽喳喳,四处观望,里面的规矩也更严了。

    祝翾懵懵懂懂地跟着驿站的嬷嬷行事,然后在驿站里读书复习,等待开场。

    一番忙乱下,南直隶各州府的女孩都来齐了,应天女学择选的最后一门试也开场了。

    到了考试那天,祝翾很早就提着考篮孤身去往考场,这回门口等待她们的不只有查身搜检的女吏,外面还有军队巡逻清场,最后一次考的架势比祝翾之前考的那两场都大多了。

    祝翾有点紧张地暗暗留意观察了一番,站在女童队伍里慢慢地向前走,她想:这么大的场面,我来了,真是不虚此行。

    她很快平复了心绪,不再紧张了,但是心境依然澎湃。

    我度过了三年寒窗苦读,用一腔热血和几丝天赋,在宁海县里势如破竹地考出来。

    出宁海,过扬州,行几百里的路,打败了整个扬州府万千无数与我一般的女孩,就是为了这一天!也终于到了这一天!

    祝翾在心底想,然后告诉自己,这是最后最关键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