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医汉 > 24. 第 24 章 【人命至重】

24. 第 24 章 【人命至重】(第1/5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霍去病真好奇东方朔到底给霍善讲了多少东西。

    可按照底下人查问回来的结果, 李长生一直带着霍善住在新丰县的双鲤乡福寿里,而东方朔仅在罢官后去过那边一趟。

    往年东方朔去新丰县大抵都是闻着酒味去的,顶多跑过去买点新酒而已, 并没有去找过李长生。

    就那么短短一次相会,东方朔真的能说这么多吗?

    霍去病想到霍善那个脾气很好的师父李长生, 这人看似温和, 实则很有自己的坚持, 哪怕霍善突然成了朝阳侯,李长生做起事来依然不疾不徐,仿佛天塌下来他都是这副模样, 永远不会有半点慌乱。

    兴许是因为李长生没什么要向他或者刘彻索取的, 既不重功名利禄也不重世俗地位, 所以纵使是面对刘彻这位天子他也是不卑不亢的态度。

    很多东西更可能是李长生教给霍善的, 只是李长生不愿出这个头才私下让霍善说是出自东方朔之口。

    方士行事大多都是这样的, 永远不想叫人把他看透,仿佛总要藏着点什么才舒服。

    霍去病心中有了猜测, 面上却没表露出来,只应道:“我倒是没听过,回头我找人问问。”

    霍善也没有失望,因为孙思邈说过长安城中见过甘蔗的人很少, 他爹不知道也很正常。他乐滋滋地拉着霍去病去洗手等吃饭, 还给霍去病大讲卫生经,一本正经地叮嘱霍去病以后出门在外注意入口的东西。

    祸从口出, 病从口入!

    霍去病觉得行军在外, 哪里能讲究这么多。不过他的饮食向来不差,即使是在军中也不缺肉食,难为霍善一个小孩子讲得这么认真, 他便一一答应下来。

    霍善这才高高兴兴地与霍去病一同吃早饭去。

    霍光也起得很早,朝食自是与他们一起用。

    汉代人用的是分餐制,饭菜都是分到每个人面前的,饮食方面倒是减少了许多交叉感染的风险。

    否则不说是有人吃饭习惯不好、爱把筷子在菜盘子里搅来搅去,光是长辈们酷爱给人夹菜的习惯就很让人吃不消了。

    都说“长者赐,不敢辞”,长辈都亲自给你夹了,你能不吃吗?

    这一吃,可能就吃出毛病来了,比如夹来的菜上恰好带着对方热情的馈赠(病毒病菌大礼包),你这段时间恰好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那这病毒病菌大礼包说不准就在你身体里扎根了。

    幽门螺旋杆菌就最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寻找新宿主,这东西进入体内以后喜欢长在胃的幽门附近。

    胃有两扇门,一扇叫贲门,是胃的入口;一扇是幽门,是胃的出口,它在幽门上疯长就等于在胃的出口处大搞破坏,通过反复损坏胃粘膜诱发胃溃疡,甚至会累及底下的十二指肠——门都坏掉了,门外的肠子能不遭殃吗?

    更要命的是,人体里的东西一旦沾上“反复损坏”,就容易发生一件极其可怕的事——癌变。

    反复损坏,等于要反复长,癌变恰好是在这个“长”的过程中发生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少做少错,多做多错,胃里的细胞换代慢,出错的概率就小;胃里的细胞换代快,忙中出错的概率就大。

    所以别小看这小小的幽门螺旋杆菌,它甚至有诱发胃癌的可能。

    小细菌,大能量!

    当然了,一两个细胞癌变,健康人还是能扛得住的,免疫系统能把它们给摁死。

    可真要是不幸叫它发展成胃癌了,回头想想自己遭的那些罪,该怎么感慨呢?约莫是悔不该吃那一口菜吧!

    关键是夹菜那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兴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晓自己身体里有这种菌。既然谁都不能怪,那就只能讲讲孔子拉着冉伯牛的手感慨的那句话:“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唉,活不长了,都是命啊!好端端的人居然得了这种病!

    霍善可不知晓餐桌之上的许多门道,只管吃得肚皮饱饱。他知道霍去病是很厉害的骠骑将军,所以霍去病要出门时他不仅没依依不舍,还迈着小短腿送他到门外,并问他:“我能叫金日磾带我去找登叔他们玩吗?我要给他们送鞠球去!”

    他说的登叔自然是卫登几人。

    卫登三兄弟性情各异,卫伉作为家中长子,爱装小大人,说话一板一眼的;卫不疑是个闷葫芦,话非常少,玩耍的时候只在一边护着霍善;卫登算是家中老幺,算是兄弟之中比较活泼,和霍善最聊得来,两人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所以霍善提起卫家三兄弟,说的便是“登叔”。

    两家离得不算远,又有众多仆从跟着,霍去病点着头说道:“行,你去吧。”

    霍善很有孝心地目送他爹走远了,才跑回去和金日磾说起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