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2章 你丫闭嘴!

第12章 你丫闭嘴!(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恒将自己另一个贴身老太监邵成章叫了过来。下旨任命他为入内内侍省都都知。

    这邵成章是秦克诚的副手,也是赵恒东宫的老太监,多年服侍赵恒的,深得他的信任。

    真实历史上靖康之难时他曾拼死护卫太子。后来在南宋,又因为不听从大奸臣黄潜善和汪伯彦的号令而被除名。

    后来他重新被宋高宗启用,让他负责官窑瓷器制造,提举后苑,号为“邵局”。

    他负责监制的瓷器用料精细,制作规整,并以釉色晶莹透澈而为世所珍贵。

    邵成章在宋朝太监中,算是一个忠心而有才能的人了。所以赵桓决定重用他。

    邵成章大喜过望,跪在地上磕头。

    赵桓道:“由你负责阻止宫里太监持械在皇城上守御,皇城若出事,你自己割脑袋吧!”

    邵成章磕头道:“老奴定誓死报效主子。”

    随后,膝行后退几下,这才起身,躬身退到门口,转身快步出去了。

    接着,赵桓吩咐传召文武百官议事。

    文武百官心惊胆战来到城门楼。

    因为城门楼太小了,楼里只站得下几位宰执和三省六部九寺的掌印官等大臣。

    好在孟忠厚已经想到了,请示赵桓之后,把城门楼两侧和南面的木板墙壁全都拆了,只剩下十多根立柱。这样就算站在外面也能看见皇帝,听到皇帝的声音。

    赵桓踩在交椅上,站在那手按剑柄,俯视群臣:

    “如何退敌,请诸公各抒己见。”

    耿南仲立即迈步出列,躬身一礼说道:

    “陛下,老臣一直认为,敌强我弱,只能跟和谈,不能兵戎相见。如果跟他们硬碰硬,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不仅要自取其辱,还要亡国灭种。

    老臣也不愿意卑躬屈膝割地赔款,可是不这样不行啊。硬要打,是打不胜的,反倒会激怒金军,自取灭亡。

    所以,请陛下下令派人去金营和谈,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想必他们也不是要灭我大宋,只是想捞一下好处罢了,喂饱了他们,他们自然会走的。”婷阅小说网

    这番话赢得大殿上一众文武官员一大半都频频点头。

    左相张邦昌迈步出列,躬身道:

    “臣附议,之前陛下就下旨各路人马进京勤王,并限定了勤王抵达的最后期限,还提高了悬赏。可是除了张叔夜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到了京城之外,其他勤王军队一个都没见到。

    现在,金军两路人马合计二十万之众,而我军满打满算只有区区五万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城里征集的民壮,根本没有上阵杀敌的经验,甚至都没拿过刀,射过箭。

    所以,臣以为,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如果一定要跟如狼似虎的金军抗衡,我大宋必然灭亡啊。”

    赵桓望向签书枢密院事曹辅:

    “你们枢密院有没有掌握目前各路勤王军的进度?”

    枢密院理曹辅坐镇处理公务,对各路勤王兵的情况他最了解。当下躬身施礼:

    “回禀陛下,根据之前得到的探马消息,陕西六路勤王军在赶赴京城的途中,被金军五万人马堵在了潼关。

    宣抚使范致虚大人虽然率兵夺取了潼关,但继续向京城挺进时遭到金军狙击,大败,退守潼关。金军五万兵马堵在潼关,陕西勤王军无法赶来勤王。

    此外,传来陕西六路中,泾原路经略使席贡公然抗命,拒绝率兵勤王。”

    赵桓冷然道:“消息确凿?”

    “是!几份陕西六路的不同军情都提到了这件事,另有范致虚大人的弹劾奏报,确凿无疑。”

    “很好,席贡这厮竟然畏战不前,公然抗命,传旨,令宣抚使范致虚即刻缉拿席贡,就地正法,人头悬挂城楼示众!”

    这种事处置必须雷霆千钧,才能震慑其他贪生怕死的将领官员。

    中书舍人胡安国记录在册,立即着人布置传旨。

    众位大臣心头都是一凛,虽然说席贡罪有应得,但他毕竟是朝廷命官,就这么说杀就杀了?

    皇帝杀士大夫的先例一开,以后可就麻烦了。

    不过眼见皇帝气急败坏的样子,谁也不敢逆他的龙鳞。再说了,席贡这种时候公然抗命,死有余辜,没必要替他出头。

    所以右谏议大夫范宗尹等几个谏官相互看了看,嘴唇动动却都没说话。

    赵桓扭头望向宰相张邦昌:

    “你不是说,辽军两路人马总共有二十万之众吗?潼关这里还有五万,你说的数字包括这五万吗?”

    张邦昌顿时有些傻眼,其实真实数字他并不清楚。

    赵桓扫了一眼众人:“谁清楚金军到底多少人?”

    张叔夜躬身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