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靖康 > 第二十一章 秘诀

第二十一章 秘诀(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买卖一谈成,蓝宁对秦牧更加亲近,为秦牧出主意:“秦兄弟,染布要用酒糟,酒坊的掌柜和我熟,你要的话,我去说,准不亏你.当然啦,我也是给他拉一笔买卖,于你于他,都有好处。”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他们是用酒糟染蓝布。”秦牧大是兴奋:“暂时不用了,需要的话,我再来麻烦蓝大哥。”

    “甚麻烦不麻烦的,有事你说声就是了。”蓝宁表现出了买卖人精明的一面:“秦兄弟,还有甚需要的?大哥这里的东西不少呢,有你合意的么?”

    “石灰,瓮,我都需要。石灰来一百斤,瓮要十个。”秦牧打量着堆在地上的石灰,再看看放在角落的瓮,这两样东西正是秦牧要买的,不必再跑路了。

    要想把靛蓝提炼出来,就需要石灰。说难一点不难,这就是秘诀所在!

    蓝宁很是爽快,想也没有想:“秦兄弟,这石灰不值几个钱,一百斤就送你了。瓮也不贵,不要钱了。”

    石灰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我们祖先早在三千年前就在使用了,到宋朝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唐朝和尚绍昙写了一首《石灰》诗“炉鞴亲从锻炼来,十分确硬亦心灰。盖空王殿承渠力,合水和泥做一回。”

    虽然不值钱,一百斤也是好几钱银子,再加上十个瓮,差不多有七八钱银子。这要是在以往,是秦牧一家全年的生活之资了,蓝宁出手还真是大方。

    秦牧欣赏公平买卖,不喜欢占人便宜:“蓝大哥,这样不好,这钱我一定得付。”

    蓝宁摆手道:“秦兄弟,不必。给你说句实话,我呀这是在为我自个着想,我是巴不得秦兄弟早点把染坊开起来,开大些,那样的话,我的东西就能大卖了。这点东西,就当是我为兄弟庆贺。兄弟买卖上正道了,别忘了我,多照顾大哥的买卖就成。”

    说得很诚恳,绝对不是作伪,秦牧大是赞赏,欣然道:“蓝大哥够意思,我能不够意思?以后需要东西,我就从你这里拿。”

    “那我就等着你的大买卖上门!”蓝宁欣然点头。

    蓝宁叫来伙计,赶了一辆牛车过来,把靛蓝,石灰和瓮弄到牛车上。秦牧跳上车,告别蓝宁,车夫赶着牛车回家。

    今天和蓝宁两次见面,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这人精明,没成想竟然精明若斯。不仅精明,还挺有胆识,为人爽快,要是有机会,这人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只是,在偏远地方开杂货铺,有些屈才了,秦牧很是为他不值。

    雪又下了起来,朔风劲吹,拂在脸上,好似刀子在割肉一般,让人难受。车夫忍不住一个激灵:“这么冷,还让人过不过年?”

    “瑞雪兆丰年!这是好事,农家人最是喜欢!”秦牧欣赏雪景,兴致不低。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往家里赶。天气冷,车夫想早点送到,早点回去偎暖炉,赶得特别快,没多久就到家了。

    一到家,丁氏和秦晓风象风一般迎了出来,秦晓风乐呵呵的道:“哥,你回来了。哥,你买这么多石灰做甚呢?”

    “你猜猜看!”秦牧一眨眼,在秦晓风脑袋上抚摸。

    “哥,你说嘛!”秦晓风很是急切。

    丁氏一拉秦晓风:“风哥儿,别问东问西的,帮着搬。”

    秦晓风这才不再追问,兴奋的跳上牛车,帮着御货。秦牧和车夫一齐动手,四人把东西帮下来,车夫告辞,赶着牛车回去了。

    “牧哥儿,你买这么多,放哪里呢?”丁氏眉头一皱。茅草屋又破又小,根本就没有地方堆得下,她不能不发愁。

    秦牧调侃一句:“娘,要是银子,您会担心没地方放么?”

    丁氏卟哧一声笑了来:“牧哥儿,你又说笑。”

    秦晓风眨巴着眼睛,出主意道:“哥,真要有这么多银子,可以搁床下呀!”

    丁氏在秦晓风肩头轻拍:“风哥儿,真要有那么多银子,你肯定会当床睡的!别说了,牧哥儿,快进去偎会儿。”

    娘儿俩簇拥着秦牧进屋,秦晓风在秦牧身边一蹦一跳的,眨着明亮的眼睛,问道:“哥,你猜猜看,我们今天烧的是甚呢?”

    还用猜么?火炉没有升,暖炉给烧得正暖呢。秦牧问道:“晓风,暖炉好用,还是火炉好用?”

    “当然是暖炉了!”暖炉在北宋已经相当普遍,不过,对于穷人家来说,属于可望不可及的高档消费品。其间的差距,相当于别人用电灯,你点蜡烛一样大。秦晓风这话说得很是兴奋,仿佛暖炉是很好玩的玩具,而他就是贪玩的玩童似的。

    秦牧挪过一张凳子,坐了下来。丁氏很是怜爱的看了一眼秦牧:“牧哥儿,你还没吃饭?娘去端。”快步去了灶间。

    秦晓风跟着进了灶间,出来时,手里端着饭菜,摆放到桌子上。秦牧把暖炉往桌子下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