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华娱之出名要趁早 > 20.影碟机终结了港片的黄金时代

20.影碟机终结了港片的黄金时代(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释小龍的电影播了,这个事你之前晓得吗?”

    师兄弟一通寒暄之后,两人暂时分开各自找地方歇息等待试戏开始,曹孟看他们走了于是问起了展信佳。

    “不知道啊。他们也从来没跟我说,上哪儿知道去?”

    曹孟想想也是,这个年代资讯还不发达,而且释小龍现在也不是什么明星,估计也没啥狗仔报道他。

    如果这部电影火了,可能还有一些新闻报道会提到他。但既然都已经扑街了,那肯定就乏人问津了。

    但不管怎么说,释小龍的电影居然播了,难免让曹孟产生了一丝危机感。

    别看人家的电影只是比他早播了几个月,但娱乐圈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慢,步步慢。

    就比方说现在两个人同时来试戏,就相当于普通人找工作吧。但一个人已经有工作经验了,但另一个没有,那你说谁被录取的可能性大?

    只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便是错失了《笑林小子》,释小龍依然在今年成功出道了。

    本来曹孟依仗自己重生者的身份,素来面对释小龍还有一些优越感,尤其是在自己拿到《笑林小子》这个角色之后更是如此。

    但此刻却忍不住开始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有点飘了?

    要知道即便是开了全图挂打多塔的,碰上真正的高手也不一定能赢。

    另外即便是他再怎么努力打拼,最多也只能确保七分,总归还有三分是要看老天爷的呀!

    他之所以三岁半就出道,就是为了抢占赛道卷死同行。

    但未来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签了公司而且电影都上映了,他还对此一无所知,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懈怠了吗?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连对手的动向都没摸清,那还怎么赢人家呢?

    但也不是说曹孟非要跟释小龍抢食,对熟人捅刀子……关键是这演员之间的竞争,有时候就像是零和博弈,是纯粹的赢者通吃,且极易产生虹吸现象。

    换句话说,一旦我做到了同类型演员头把交椅,报纸头版头条是我,杂志封面是我,电视台轮播广告主角是我,黄金时段电视剧男一号是我……

    其他竞争者从今而后只能选那些我挑剩下的剧本,或者跟那些请不起我的小公司合作,他拿怎么跟我斗?

    因此往往这类的老大不是被老二干掉的,而是自己选错了剧本,或者是太红了飘了……总之都是自己行差踏错,才给了别人上位的机会。

    再打个比方,假设现在有部大制作功夫片,要请一个动作明星出演男主,预算1500万。

    成龍的经纪人说,我们片约很满,除非你们加价1000万才可以谈;李連杰的经纪人知道后,当即表示只要你们不选成龍,我们可以适当降薪只要1000万。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绝大部分公司最后还是会选成龍。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就好像当年有很多人宁愿加价买丰田汉兰达,却对大幅优惠的大众途昂不屑一顾。

    顺便说一句,2500万请成龍拍片绝对不是说笑。这年头还真有人愿意掏这么多钱请他拍电影,甚至报价000万港币的都有,连自持见多识广的曹孟都惊呆了。

    当然了,这么一来光指望香江票房那肯定是要赔死。不过这年头港片不是还有不少海外票仓嘛,再把欧洲和北美那些国家的海外发行权卖一卖呀,基本上还是有的赚的。

    要知道这卖海外版权的钱,那可都是外币。000万港币换算一下也就不到400万美元,其实也没那么夸张。

    曹孟决定亡羊补牢,至少先把释小龍的这部电影找来看一遍。但既然《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已经下映了,那想看估计就只能买盘了。

    “那个,现在有没有影碟机卖啊?”

    展信佳不明所以:“啊,什么影碟机?”

    “就是放光盘看电影的,DVD?VCD?”

    展信佳一脸蒙圈连连摇头,表示实在闻所未闻。

    难道影碟机还没造出来吗?我记得好像DVD……不对应该是VCD,就是9年出来的啊!

    这个曹孟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港片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就是199年,这一年也恰好正是VCD影碟机被发明的年份。

    香江电影之所以没落,VCD以及后来的DVD,不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还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当时伴随着美国电视的普及,导致电影院上座率大幅下滑,以好莱坞为首的北美电影产业差点就被撅根。

    后来好莱坞影视公司痛定思痛,通过技术改革让影院的观影效果远超电视屏幕,这才逐步夺回观众从而让行业起死回生。

    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