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文明六:1901 > 第三十六章 武昌起义(1)

第三十六章 武昌起义(1)(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局势就变得偏离轨迹的。

    虽然可能秦石璜的出现,为这个世界,在后来的历史学家看来,带来了一丝丝的不同。但是其实说起来,秦石璜以及他的川南革命军的影响力,还是局限在四川省内,而在四川省外,可能仅存的影响力,就是在秦石璜每周一次如期举行的拍卖会上了,以及他的热门的机器上了。

    “川南,不是据说已经被那边的叛党直接的占领了吗?徐兄弟为何还要去那里行商啊,而且还通过水路运走这样子多的粮食?”汉阳的一处码头上,码头的几个商人在那里互相的探讨着。

    “这你可就不知道了,虽然在武汉,大清政府宣扬的,四川里面的那些叛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角色,但是其实我告诉你那都是荒谬的,尤其是在川南地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加入叛军呢?”姓徐的商人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人,就直接的悄悄地告诉了这几个人。

    “没错,其实我也听说,他们其实是革命军,为的是推翻麻木的朝廷,而不是什么叛军。而且我还听说,有很多人都拖家带口的,向着川南逃难呢?你们还不知道吧。”又是一个传言,从一旁的商人的口中直接的说了出来的。

    “其实要我说,能够安居乐业才是最好的。而我前几天还到过一次宁远城呢!相比如以前,我只能够说一个天一个地,而我都有了想要定居在那里的想法的,但是相反,你看看现在的省会成都,仍然是在打仗,谁还敢去成都啊?”徐商人这样子的的说完之后,又重新的说起了他在宁远城里面的见闻。婷阅小说网

    而随着徐商人,讲的越来越尽兴,周围的围起来的商人也越来越多了,而且人群中间也有人议论:“川南革命军,那又是什么东西?”

    而突然的一声哨子声,直接的就把刚刚还在兴高采烈讲的,热情无比在听的人群直接的都给驱散了,因为这个哨子声,赫然是汉口的巡逻军出行的前兆。

    “武汉现在,也真是多事之秋啊,而卖完了这一船粮食,我就准备前往宁远城买一处作坊,再雇上几个工人,那岂不是美滋滋。我想一下,我到底应该买那个作坊,是纺织作坊,还是成衣作坊呢,还是新兴的其他的作坊呢?”徐姓商人早就在听到哨子声的一瞬间,就直接的脚底抹油,溜走了,回到了自己已经装好货物的船上了,准备卖粮食了。

    商人往往是消息最为灵敏的一群人,就连码头上面的商人,其实都已经发现了,四川的局势已经如此的糜烂了,自然大清朝廷也是能够察觉到这一点的。

    只是现在的大清朝廷里面的众位大臣,其实现在只是以为,现在发生在四川的动乱,只是一场小的动乱,用不了多久就能够被平息的。

    因为其实据统计,基本上在184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开始,到清朝灭亡的1911年,这七十一年中间,基本上每半年都会有一次可以记在史册上的造反运动。而其他的小的,没被记载的叛乱,基本上每天都有一次。

    而这也就意味着,其实朝廷对于造反这样子的事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一定的免疫力的。毕竟像太平天国这样子的席卷了整个南方的运动,都在大清朝廷和洋人的配合下,也被扼杀在了摇篮中了。

    所以其实相比于太平天国,仅仅是一个四川省的动乱,在现在的那些内阁大臣的眼中,其实就是一次很小的动乱,无关痛痒的。

    当然了,还有一点就是,大清朝廷实在也是没有多余的钱财,以及多余的军队能够派往四川进行平叛了。因为虽然慈禧死了,但是慈禧欠下的那些款项可不会随着她死了就风消云散了。

    而且这种钱越欠越多的趋势,在慈禧死后似乎变得愈演愈烈了。

    ~~~~~~

    武汉三镇,驻扎着第八镇的新军。第八镇的统制又叫做张彪,而张彪其实是当时的张之洞,一手提拔上来的,属于正规的湖北清军的嫡系。

    而三十六镇,其实是清政府推行新政之后才出现的。三十六镇新军再出现不久之后,就被改为常备军制,并因人数的增加,故以改编作镇、协、标、营、队、排、棚,各级军官改称统制﹑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镇就相当于现在的师的单位,而后面的协、标则是相当于旅、团,而营,排则是后来的相同的意思,而队,棚则是连,班的意思。

    每个镇下辖两协,每一协有下辖两标,而标之后面的基本上都是一标对三营此类的,一对三的比例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端方率领的人马,还没有到达成都,他到底在资州那里做什么?是在采蘑菇吗?我一定要好好的向皇上奏上他一本。”张彪在那里气呼呼地说道,毕竟端方率领的人马可是他第八镇的一个半的标的部队啊。

    下面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