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67章 弱女宋玉莲的刚强

第67章 弱女宋玉莲的刚强(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让诸多看客拭目以待的斗殴场面最终没能发生,一是王伦这边明显地更有实力,是戴大在恐吓不成已经明智地选择了暂退三舍。

    所以说泼皮并不都是无脑之人,真正无脑的泼皮不会活这么久。

    也就在戴大走后,小姑娘后面才冒出两个人来,看样子是她的父母,一脸老实巴交"小官人,得罪了翟大官人,如何是好?

    说此话的是一名老者-说是老者,实则年龄不过四十岁上下。但是古人寿命较短,这个年纪已经能够对得上“年长"这个很受尊重的词了。而且他年纪虽不大,但腰早已微驼,风月的沧桑也在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

    “我儿,可曾受得那厮的污辱?这天杀的阴魂不散,可如何是好!”

    她的老娘应该是刚到,根本不明白之前发生了什么。但是她这么突兀地来问,王伦更知道,这个戴大的行为肯定不止一次了。

    两夫妻俩不约而同的一句“如何是好”,道出了升斗小民的辛酸!

    “老丈,这个翟大官是何人?"他问。

    这是一张迷惘、无助和苍老的脸,完全是一幅农民的自画像,天然地让王伦生出亲近之感。曾经身为农家考出的大学生,王伦对此抱有深深的共情。

    要不然对方也不会找自己拿主意吧?他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稀里糊涂和对方结下梁子,当然要知道对方的身份,然后再判断问题的严重性,为接下来是继续留在东京还是连夜跑路作决定。

    毕竟,能让酒店里的食客一闻其名都变了脸色的,不会是普通人。

    可能也知道这事对王伦影响颇大,或许也是因为王伦的大手笔,老汉对王伦的语气十分尊敬:"恩公,说起来一言难尽!"

    "无妨,小可有的是时间."王伦来东京,本来一方面就是要体察这边的风土人情如今有了这番事,当然要问个明白,不然可不是白白地为人出头?

    原来那老儿姓宋,原籍便在东京偏远县,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名唤玉莲。因为家穷,无以谋生,幸好宋玉莲天生一付好嗓子,宋老汉夫妻俩一合计,便带着她背井离乡到城靠卖唱养活一家人。

    宋时节,卖唱的也是正当职业,不丢人。东京又是繁华之地,宋玉莲长相又好,歌也唱得清俗,于是混迹于各大勾栏瓦舍,倒也过得轻松。Xιèωèи.CoM

    勾栏也称"勾阑"、"钩栏",是在瓦舍里设置的剧场,相当于后世的戏院。至于其变为妓馆的延伸,则要到明代才有。也就是说,这个年代,勾栏里的事,还是很干净的,纯粹是娱乐。

    这里边花样极多,从小唱、傀儡表演、史类评书、散乐演唱、舞旋表演、小儿相等,到影戏、说合生、说商谜、诸宫调演唱.等各种伎艺种类,不可胜数,且不以风雨寒暑,日日如是。

    至于瓦舍,也称"瓦子"、"瓦市"、"瓦肆"等,是一种商业性游艺场所。“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有的瓦舍规模很大,能包括几十座勾栏,有的一座勾栏即可容纳下数千人无数有才艺的女子在勾栏瓦舍里挥霍着青春和汗水,也赢来了偌大的名声。像东京歌舞十大头牌的李师师、赵元奴..等都是在这里发迹,然后被各大正店聘请出台,完成了从野路子到万人哄抬名气的蜕变。

    从后人的角度讲,勾栏瓦舍相当于民间造星的土壤,正店则是她们用影响捞钱的舞台---当然对双方而言是共赢。

    通常,有才艺又有姿色的伶人--指的是私伎,比较好的人生之路便是:勾栏瓦舍里成名、正店里走穴,赚到一定量的钱财之后,要么嫁良人,要么被达官显贵纳为妾室。

    像李师师之辈被皇帝看上,那是异数。

    在宋氏夫妇心里,女儿宋玉莲不敢奢望有这种结局,但是能在年轻时攒些银钱,能给他们养老,再让女儿有上好归宿便是完美人生。

    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也是宋玉莲的模样太过端正,难免不会被沾花惹草之辈看上这不,偶然一日被城里的一位翟大官人看中,一下子便念念不忘。

    这位翟大官人位高势大,钱财无数,就是膝下子息困难。虽说已经纳了数房妻妾,却总不知足。见了宋玉莲之后,深被其清纯吸引,又听说她不是京城人,更是欢喜,便央人说合要纳其作妾。

    既得耕耘之乐,又恋着其年轻的身体肥沃,以为多播种便多有收获,男人这点事总不嫌足的。

    按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漂亮女孩越多。东京聚集了天下美女,以其权势,多少娘找不到,为何偏偏要找乡下村姑?

    这就是这位翟大官人的老辣之处了。

    一是他虽然权势熏天,却必须始终低调,毕竟还要考虑对他的金主的影响。东京人多嘴杂,梨花压海棠虽然是文人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