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朱棣重生土木堡 > 第五章:一石二鸟

第五章:一石二鸟(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棣重生土木堡第五章:一石二鸟

    走在前往奉天殿的路上。

    王诚小心翼翼跟在后边,时不时抬首看一眼这位新皇帝,心中说不出的好奇。

    听说这位新皇帝扬刀跃马,亲自上阵杀敌,对阵凶恶似虎的瓦剌人如同砍瓜切菜。

    不知是军中妄传,还是真的。

    正在他抬首偷窥时,朱棣忽然问道:“杨荣那个老不死的,现在还活着吗?”

    似随意间但却十分凌厉的眼神,使得王诚浑身一颤。

    宫人窥视圣颜乃是大罪,王诚心下不住后悔,听见皇帝话中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当即便是松了口气。

    他也根本没注意到朱棣方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粗话,只顾着连忙回道:“陛下,杨阁老在正统五年时致仕归去,经过杭州时病逝了。”

    从前老是叫他老不死的,现在他真的死了。

    朱棣轻轻嗯了一声,显得有些轻描澹写,继续向前踱步,一边问道:“那朝廷给他赠的什么,谥的什么?”

    “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敏。”王诚亦步亦趋跟在身后,说完便只是小心的跟着。

    不多问,不多说。

    朱棣喜欢这样聪明的太监,当年下西洋的郑和便是如此。

    “经纬天地曰文,应事有功曰敏,不错。”朱棣对杨荣的身后事略微满意,也不再多问,只是说:

    “你不是想为朕做事吗,朕给你个差,办好了,朕有重赏。”

    王诚连忙说道:“陛下吩咐,就是上刀山、下油锅,奴婢也一定给陛下办到!”

    “哈哈哈。”朱棣朗声大笑:“朕不要你去上刀山,也不用你下油锅,朕要你去一趟东厂,让他们替朕查点事儿。”

    东厂,这是一个凶名赫赫、臭名远扬的衙门。

    说它凶名赫赫,是因为东厂抓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皇帝的一道谕令。

    说它臭名远扬,那是因为朱棣当初设立它只是因为监视建文旧臣、党同伐异,当年利用东厂,朱棣戳破了不知多少腐儒那冠冕堂皇的嘴脸。

    三十年前,东厂是朱棣的耳目,更是藏在暗中的匕首。

    这次重生以后,朱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利用东厂做点事儿,给孙若微那个妖后一个下马威,试探一下虚实。

    让她知道知道,就算她费尽心机做了太后,这天下到底还是我朱家的。

    王诚闻言,却是面露难色,“陛下,现在的东厂是由金大裆暂领的,奴婢怕插不了手。”

    “你就说是朕的意思,这还不行?”朱棣顿住脚步,转头看着他。

    王诚有些心虚,叫屈道:“陛下,您就别为难奴婢了,金大裆那边儿与仁寿宫走得近,奴婢去了只会丢您的脸。”

    朱棣缓缓点头。

    仁寿宫,那是太后的地盘啊。

    看来自己驾崩以后,就连东厂的规矩也改了,从前自己只是让心腹太监统领,东厂的话语权依旧在皇帝手里。

    东厂如此机要的衙门,朱棣自然是要一直捏在手里的。

    现在不知道怎么搞的,竟然让孙若微这个妖后联合官宦把控住了,统领东厂的太监连皇帝的话都不听了。

    照这样下去,文臣全无制衡只会越坐越大,这群酸臭腐儒还不得把我朱家皇帝的天灵盖都给骂飞了?

    我的好重孙子,这些年来,你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事儿啊?

    朱棣的眼神渐渐阴冷下去,照这样看来,这个所谓的金大裆若不能拉拢,就势必要除掉才行。

    自己刚刚回来,做事不宜大张旗鼓,拿回东厂的事还是先放一放,以解决瓦剌的燃眉之急为主。

    朱棣不再多说,加快了脚步。

    见状,跟在身后的小太监王诚也用袖袍擦了擦额上热汗,一熘小跑跟着前往奉天殿。

    ......

    甫一进门,便听到激烈的争论声。

    于谦站在奉天殿上,大声制止了众人的喧闹,随后重重叹了口气,说道:“上皇北狩,是一定要迎回的。”

    “只是大敌当前,不宜大动干戈,臣举荐两个人选,通政司参议王复,中书舍人赵荣。”

    “此二人在京中素有贤名,久历政事…”

    素有贤名、久历政事,这八个字可谓标准的好人模板,换句话说,于谦夸都快找不着词了。

    听到这里,孙若微的脸黑了。

    尽管她不是特别懂大明的官制,却也知道一些粗浅的皮毛,参议和中书舍人这两个就是芝麻绿豆的小官。

    王复和赵荣这两个人什么大事也没做过,做了十几年京官,一直平平无奇,这样的人在京师随手扔块石头下去就能砸倒一大片!

    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