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潜渊龙迹 > 第33章 合伙

第33章 合伙(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问老迟道:“我没听说过豢龙堂,不知这豢龙堂是干什么的?”

    老迟挠挠脑袋,讪讪道:“咱也不知道,我见他是个道士,当时以为是一个道观的名称呢。”

    就在这时,互听身后一个冰冷的声音忽然说道:“连豢龙堂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还亏你也姓董!”

    众人吃了一惊,我讶异的回过头来,发现董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过来了。他半倚在龙骨上,面无表情的看着我们。金龙见状,急忙拿了点食水给打递过去。董晟董晟默默的接过来,却没有吃。

    我这才想起来,董晟是豢龙堂的人,那么一定知道豢龙堂的来历了,便凑过去问道:“我姓董,你也姓董,董姓的人数在全国排第29位,天下姓董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豢龙堂跟我有什么关系?”

    “跟你没关系!”董晟鄙夷的瞧了我一眼,仿佛十分厌烦跟我说话,便将头转到一边去。

    这时,卡卡便说道:“幻龙,谁叫你上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连祖宗都忘了!要说豢龙堂,得从你们董姓的起源说起。”

    “诶,难道你知道,快跟我讲讲,以后见人就有牛皮可吹了。”

    卡卡白了我一眼,但还是讲了起来。

    “董姓的由来,据说有两支,其中一支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氏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几乎每个姓氏都有堂号,像你们董姓就有豢龙堂,直笔堂,陇西堂,正谊堂,三策堂等等,唯独豢龙堂的历史最为悠久,可能是因为董姓来源于豢龙氏的缘故吧。在古代,还没有国家观念的时代里,政权是以氏族部落的形式存在的。是先有了氏,后有的姓。后来随着国家概念的兴起,氏族部落衰亡,氏和姓也就慢慢合并了。到了汉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将姓氏混为一谈了。而豢龙堂出自于豢龙氏,能够保存这么多年,也算是个奇迹了。”

    我早就知道中国的姓氏里面有很深奥的学问,但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传奇。身为董姓子孙,竟然连自己姓氏的起源都不知道,还要别人来告诉,真是惭愧。

    一干人等正听得目瞪口呆,就听董晟冷哼一声:“小丫头知道的还挺多。”

    卡卡被他称为小丫头,心里老大不爽,也哼了一声,看也不看他一眼。就在这时,董晟忽然站了起来,对金龙金虎俩人说道:“休息够了,走吧。”

    金龙金虎兄弟俩见状,只好依依不舍的站起身来跟上去。但是见到他走的方向,俩人又站住了。

    “晟哥,我们这是去哪里?”

    董晟回头看了俩人一眼,说道:“去完成还未完成的任务!”

    俩人大惊失色,顿时愣在当场。董晟见俩人不动弹,脸色一沉,怒道:“怎么,害怕了?”

    金龙道:“晟哥,不是我们害怕了,只是死了这么多人,我们的装备又都丢了,以我们现在的状态,似乎不太合适再度进行下去了。”

    董晟怒极反笑,说道:“害怕就说害怕,不要找那种借口。你们若不想去,就找路回去吧,我自己去。等回去了,见到大长老,我自有话说。”

    金龙听了这话,脸色涨的通红,大声说道:“晟哥,你这话说的,太瞧不起我了。我们俩兄弟刀山火海都过来了,什么时候害怕过。晟哥既然执意要去,那我们兄弟俩就舍命相陪了!”

    董晟听了,只是淡淡的点点头,转身就走,金龙金虎兄弟俩急忙跟上。我忽然心中一动,站起身来说道:“且慢!”

    三人讶异的回过头来看着我,其他人也都十分不解,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我对董晟说道:“你们是不是要去那个什么高句丽地下宫殿里?”

    金龙点点头,刚想说是,就被董晟打断了:“去哪里跟你们没关系。”

    我急忙摆手道:“听着,我并不想和你们争抢里面的宝藏什么的,只是前几天,我的几个同伴失陷在里面了,我们这次是去救他们的。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可以一路同行。”

    金龙听了,大喜道:“好啊好啊,太好了!”

    但是董晟却不为所动,他一双阴鸷的眼睛冷冷的盯着我,说道:“如果我说不呢?”

    金龙金虎脸上的惊喜之色顿时凝固成一团,十分尴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