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重铸河山 > 第12章 词帝李煜(三)

第12章 词帝李煜(三)(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自周帝南征,大破我军于寿州紫金山以来,赖天之幸以江淮十四州予周帝,方换得周帝退兵。然我唐室国势日弱,国力日下,实是让璟忧心啊。”李璟忧心忡忡地道:“如今周室又在长江大练舟师,数日一越境,其欲何为,诸位可知?”

    李璟是中主元宗,字伯玉。本名景通,后改为璟,又为了避后周郭璟庙讳再改为景,他是烈祖李昪的儿子。李昪本名徐制诰,是吴将徐温的养子,窃居了吴国实权,遂有江淮之地。

    周世宗于显德二年和四年两次亲征南唐,大破其军,迫使李璟割让长江以北十四州,纳表称臣,去帝号而称国主。其实,周世宗两次南征并没有打算灭掉南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后周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南征是为了夺取江淮之地,扩充实力。自从得到江淮之地以后,后周的实力显著提升。

    另一个原因就是北汉和契丹勾结,老是骚扰后周北方,让后周不能全力南下。在当时,南唐为了自保和北汉、契丹走得很近,往往南北呼应,从战略上威胁后周。

    从军事实力上讲,后周并不怕南唐,但南唐的经济实力却在后周之上,因为后周是五代中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五代更迭中原战乱不断,人口剧减,造成实力大降。相反的,徐制诰掌权之后推行“息兵养民”之策,使得南唐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好的一个证据就是在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南唐的人口却在大量增加。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南唐相对稳定的政局使得人口的出生稳定,再者就是北方大量的难民涌入南唐,提升了南唐的实力,出现了“旷土尽辟,桑柘满野”的繁荣景象。

    周世宗南征的战略目的就是为了击破南唐和契丹的战略同盟,因而得到江淮之地后周世宗同意了李璟求和的请求。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南方战略环境之后,周世宗才能放手北上,收回幽云之地,关上北方大门,然后才能放心地全力南下,统一国家。

    因而,南唐之所以现在还能存在,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割让土地、贡献财物填满了周世宗的胃口,实质上是周世宗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

    李弘冀率先发表看法,道:“寿州紫金山之战之所以失败,在于有人贻误军机……”

    李璟喝道:“住嘴!周军没有南下金陵,你父亲还能在这里,这都是将士们用鲜血用性命拼出来的。”

    周世宗南征的后果极其严重,吓破了李璟的胆,他的豪情壮志荡然无存,只图苟安,和南宋小朝廷极为相似。曾经一度想禅位,周世宗没有同意,要不然现在的国主早就是李弘冀了。他之所以喝阻李弘冀是因为他知道李弘冀还在疑心李景遂,怕造成骨肉相残的惨剧。

    李景遂是李璟的弟弟,李璟继位之时在烈祖枢前发誓兄弟相继,一度把李景遂立为皇太弟。周世宗的南征不仅削弱了南唐,也改变了南唐的政治格局,战后李璟把李景遂皇太弟的位子给罢了,贬到洪州去当王爷,实际是拿他当替罪羊,这才立李弘冀为太子。

    对于李弘冀多疑的性格,徐铉了然于胸,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周军大练舟师其目的并不是要进攻我大唐,而是在于威吓我们。周帝现在大举北征,想收回燕云之地,短时间内没有实力来制约我大唐,陛下若要收回江北失地,此正其时。”

    李弘冀马上就附和道:“父王,鼎臣所言极是。周军北上,江淮之地必然空虚,若此时出兵,可兵不血刃而尽复十四州。父王,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儿臣愿率军力战。”

    鼎臣是徐铉的字,徐铉是五代时期著名的诗人,江南才子,通音律,尤爱李斯小篆,一手小篆堪称一绝。和韩熙载并称韩徐,和他弟弟徐锴并称二徐。

    李璟并非没有雄心壮志,曾经试学子们《高祖入关诗》,隐然有问鼎中原之意,那时的南唐二十多年没有经历大战,国力强盛,家给人足,完全具备争霸中原的实力。只是,周世宗南征之后,南唐国力大减不说,还把他的雄心壮志给打得荡然无存。

    听了这话,李璟训道:“住嘴,不许你妄言。我唐室对周帝是忠心耿耿,不敢有异心。”

    这的确是收复失地的良机,无奈李璟没那心思,徐铉和韩熙载对望一眼,暗自摇头。韩熙载心想既然你没有心思打仗,那就给你出一个讨好的主意,道:“陛下若是不想收复失地,那么可以趁此机会结好周帝。”

    韩载熙号叔言,也是一个有名的才子。

    对这个主意李璟很感兴趣,忙问道:“叔言,说清楚点。”

    韩熙载应一声,道:“臣以为周帝最担心的不外两件事,一是怕我大唐趁机收复失地,二是担心粮草。梁唐晋汉周,五代更迭,中原残破,积尸如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因而粮食很难筹集。若是陛下趁现在之机贡献粮食的话,周帝一定会圣心大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