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八零年代好妈妈 > 第六章:赶集

第六章:赶集(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红海镇靠近海边,所以到了这边后冷风灌进来更加刺骨一点,幸亏两个孩子都穿的厚实再加上不断地赶路,身上倒也是热气腾腾的。

    相比较于红旗镇,红海镇这边人口更加密集。红旗镇只有一个大型的国有纺织厂还算有名气,但是红海镇这边有三家大厂,容纳了近万名职工,生活条件上也比红旗镇上的人普遍好上一些,所以越到年底,这大集小集不断,又加上厂里面都放假了,整个镇上都热闹的很。

    秦丽华带着两个孩子走的慢,又赶了很远的路过来,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集市上最热闹的时候了,有些东西少的人家都已经卖完了,收拾收拾准备回去了。

    秦丽华看准一个空了的摊位,几步走了过去占了这个摊位,然后轻轻地将背上的大背篓放了下来,用一块干净的透明油纸往地上一铺,又找了两块石头压住了四个角,这才从背篓里面掏出来五套大人、五套小孩的帽子围巾手套,一一摆了出来。

    周围一圈摆摊的都是卖农副产品的,有的是自家多到的粮食米面,有些是吃不完的猪肉羊肉,甚至还有些活鸡活鸭、自家腌制的萝卜咸菜,倒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拿这种围巾手套出来卖的,顿时引起了隔壁卖鸡蛋大婶的注意。

    从前两年上头政策出来搞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允许自己家里多养鸡鸭后,这个袁大婶家就开始试着多养一些鸡了,本身他们家以前祖上就是有传下来养鸡的手艺,现在虽然还不敢大批量养殖,但是家里院子里养了三十几只鸡也是有的。

    这不现在积累了两三百只鸡蛋,趁着这两天得闲就到集市上来卖。他们家的鸡长得好,鸡蛋也大,人家比她小的鸡蛋五分一只,她家的也卖五分,但是卖的可快多了,这不就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快卖完了,篓子里拢共也就只剩下了二十几个鸡蛋,所以现在袁大婶也不急了,就等着再来一个人帮她这里包圆了。

    因为闲下来了,也就有功夫注意身边人的动静,原本看到秦丽华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上镇,以为是来买东西的,还想招呼她来着,没想到也是来摆摊的,而且从背篓里掏出来的还是编织的像模像样的围巾手套帽子,瞧这个意思,这三件还是一套的,因为但凡是一套的,秦丽华都是摆在一起的,而且从花色式样上也能很容易看出是一套。

    秦丽华织的手套围巾帽子,男士的比较简单,做的也最少,就五套,主要以黑色和蓝色为主,也没有编织太多的点缀,只是编织手法上用了现在市面上很少见的方块花纹,比起大家主流的平针法,看上去更加高档,就像是商场里的做的一般。而女士和小孩的,秦丽华更加是用了心思,女士的以菱形花纹为主,配上一些好看的流苏,颜色以大红色或者黑色加红色为主;像小孩子的帽子上秦丽华还在顶上做了毛球装饰,手套上勾出了小老虎和小兔子的式样,显得特别可爱。

    尤其是秦浩和秦甜两兄妹,一个穿戴了小老虎式样的帽子围巾手套,一个穿戴了小兔子式样的,本来两个孩子都长得好,这样一打扮在目前还都停留在实用为主的八零年,可谓是非常洋气了!

    “哎呦喂!这是哪里过来的高档货啊!可真好看!”袁大婶眼睛有点放光地看着秦浩秦甜身上的穿戴,心里忍不住想,这要是自家孙子孙女戴上,也指定好看!

    只是这围巾手套帽子一看就不便宜,该不会是这小媳妇有路子从商场里搞出来的吧?心里有些发痒,但是又怕听到的价格太贵,自己买不起惹人笑话。

    不过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小妹,你家孩子身上穿的这一套得多少钱啊?”

    秦丽华没想到第一个开口询价的竟然是她旁边的“邻居”,虽然看上去像是随便问问的,但是秦丽华还是很热情地回答道:“婶子,这一套两块钱,小孩的都是两块一套,男人的两块五一套,女人的三块一套,不要票。”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是很多物资还是紧缺的,想要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要票的,尤其是这种衣料类的产品。

    所以秦丽华报出这个价格,是一点都不贵的,商场里类似的一套基本上要卖到五块钱以上,而且还要票。况且,织的还真不一定有秦丽华的好看。

    “真的假的?这一套就两块还不要票?”刚说完,袁大婶就想狠狠地打一下自己的嘴巴——不还价也就算了,咋能变相说人家的东西便宜呢!还好意思自己也在这里卖东西!

    不过也确实是东西做的精巧还便宜,原本袁大婶心里想着就是拿到集市上卖,也至少得三四块钱往上的。

    秦丽华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真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织的,您要是不嫌弃我手艺的话,就带两套给家里孩子们戴戴。”

    秦丽华一直以来都是心灵手巧的,只是上辈子她是在别人家做阿姨的时候才跟着人家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