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追溯华夏:纵穿历史,对话古今 > 第60章 部落首领居住的房子

第60章 部落首领居住的房子(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过“祖训墙”与“壮士墙”后,这位几千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带领主持人林枫,走到另外几片碑体。

    碑体不高,媲美不了石墙。

    上边多是刻画一些精美的图形。

    林枫指着近处,问道,“大禹,这便是华夏部落穿着的麻棉鞋子?”

    大禹脚下,就是一件很简单的麻绳、布条织造的鞋子。

    当然。

    他是部落首领,是部落天子,其他族人,因为条件有限,一般都是普通的草鞋、麻鞋,木鞋等等。

    碑体上除了有鞋子图形,还有服饰、器皿、瓦罐、车具、刀具等等。

    都是后来部落人发明的东西,这才相当于一面“专利碑”!

    当然,没有署名。

    因为很多人的名字,可以说,但无法写。

    或者说还没有发明出那个字。

    大禹说话,开始介绍碑体上一种种货物,可以说,每一种部落人发明的东西,都对部落种族的生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比如麻棉鞋,可以踏荆棘,避免被刺伤流血,避免后续感染的风险。

    比如一种大型煮锅,可以让食物持续煮沸。

    比如一种弯状石刀,可以切割肉食,也能采摘高处水果,以及收割粮食作物。

    虽然是原始时代,但是碑体上留下的各种图形,还是让现代人眼前一亮。

    一时间,网络上都在讨论,关于古代人的工具问题。

    “主持人,这真是你们节目组搞出来的道具?”

    “单单是石头制成的工具,就有不下三十种,究竟是谁想出来的?”

    “每一种,都蕴藏着古人的智慧,甚至还有一些,直到现代,还有人在使用。”

    “我注意到了,碑体记录的种种,华夏部落似乎都在使用。”

    “甚至还有铆钉结构,要是把我们放在那个时代,绝对做不出来。”

    “垅制造的木头拉车,那才是牛逼,改天我也要搞一个出来。”

    “嘿嘿,估计不久之后,追溯华夏品牌的古老工艺品,就会挂在网络售卖了。”

    ……

    随后在大禹的引领下,分别带着林枫观看了其他的石碑。

    大小不一的石墙,碑体。

    密密麻麻簇立着。

    每一块都饱含着沧桑,记录着几千年前的艰辛故事历程。

    广台大楼。

    看着镜头里那座神山,不少领导们沉默了。

    过去良久,老台长朝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说,林枫的团队,要搭建这么一处拍摄场地,要花多少钱?”

    副台长张敏道,“据我所知,我们国内,并没有这么一处拍摄基地,要在村寨,还要高筑石墙,估计都是临时出资搭建的,场地费,石板,运输,人员等等,这笔费用,只怕是要超过八百多万。”

    一个领导说道,“要赶工期,耗费的资金,是平时的1.5倍左右。”

    老台长感慨道,“真是搞不清楚,林枫这小子,究竟是在哪搭建并拍摄的。”

    张敏说道,“也许林枫背后,有一支我们不曾见识的超级团队吧!”

    要不是对林枫的各种信息,知根知底。

    大家都要怀疑,林枫是不是富二代了?

    每一集节目都是大手笔,从不吝啬花钱,要最好的视觉效果,要最高的还原场景,这种魄力的人,按照常识,十有八九是出自什么名门望族。

    单说追溯华夏现在播出的第五集。

    半个小时时间,出现的“群演”人数,已经有七百多人了。

    在这种蚊虫肆虐的地方拍摄,穿着简陋的衣服,人均起码要两百多一天。

    单是支付群演工资,就要几十万了。

    换一个团队,出境的群演,最多就三十人,而且会重复上镜。

    可林枫没有。

    疏通河道的那批人,与群落里的人,全都是陌生面孔,没有一个相似的。

    影视剧都不敢这么拍,都会要群演重复上镜。

    唯独林枫敢这么干了。

    “诶,一季节目,相当于一部几千万出资拍摄的电影,真难啊!”老台长感慨道。

    “老台长,央台那边不是来人商谈了吗?”张敏问道。

    “来了一个双博士学位的女娃子,名叫白鹿,说是要与林枫搭班子。”

    “追溯华夏,要增加一个主持人?”张敏问道。

    “对,白鹿也是央台重点培养的台柱子,希望通过追溯华夏的节目,完成蜕变,就是不知道林枫这小子,愿不愿意跟人家合作了。”老台长回道。

    “小庙容不下大佛!林枫的舞台,必定会更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