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第13章 小朱要发飙 大家都发慌

第13章 小朱要发飙 大家都发慌(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1353年注定是小朱人生中充满希望的一年,也是这个关键的一年他的积累了成功的因素—人才。

    上文中说到朱元璋见濠州城老郭他们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心中笃定他们成不了大事,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所以把他的部队部分交还给了老郭后,在这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

    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这一次小朱把自己的部队全部交给老郭,真正的裸辞离开了。

    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

    在南下滁州途中,有个来自定远的人,再次改变了朱元璋的造反生涯,在治军纪念上有了一次深华。

    “镇抚大人,有一个穿青衫的人求见,看着像是个读书人。您看是见或不见?”

    正在与士兵一起修葺兵器的朱元璋愣住了,久没回信。

    “得令,我把那人赶走罢了,还是杀掉?”

    朱元璋此刻愣神的原因是他读书不多,又是造反的队伍,说不好听就是山贼流寇之流,万没想到还有读书人投奔于他。

    “慢着,速速与我把哪人礼敬请过来,不,我亲自去迎他,前面带路。”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日后的谋臣李善长。

    朱元璋与李善长的见面很友善,朱元璋礼敬于他。

    李善长也和朱元璋一见如故,乐意辅佐他。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李善长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历史上对于他对朱元璋造反成功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

    李善长(1314年~1390年),活了76岁,在哪个年代算高寿了。男,汉族人,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也是朱元璋的老乡,只不过朱元璋是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后来老朱当了皇帝坐了龙庭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他老李留名青史。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这一年大封功臣,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可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老李命不好。

    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谥号是对一个人一辈子的高度总结概括,庄襄王,襄公,这是美谥。可是愍这个字可不是什么好谥号,是恶谥。要知道愍帝什么的都是没得善终的皇帝得的谥号。

    这个谥号也算是总结了他的一生,现在小李和小猪刚刚见面,两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活力少年郎。立志要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小朱也很倚重他,怎么也不会想杀了他,宝贝得不行。

    要知道他可是把小李当做自己的张良,萧何看待。

    前文我们提到过求才若渴的初见面时候朱元璋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李善长知道眼前这个人可能可以终结乱世。所以他真心效命决定投效。所以他认真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朱元璋称赞他言之有理,果然朱元璋仅仅用了16年,这16年纷繁复杂,遇到了最强的对手陈友谅。可是他赢了天下。

    李善长是有能力的,也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