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第2章 小朱悲剧的开始

第2章 小朱悲剧的开始(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日子一天天过,不算好,也不算糟糕。此刻老朱最大的梦想应该就是能有一头自己的牛,自己的地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生了儿子再种地然后周而复始,在此刻的人生中权利和富贵对于小朱来说肯定是遥不可及的。

    阶层固化是漫长的历史时期为了稳定统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堵塞阶级上升的空间,对于统治者与豪强地主来说是稳定的,对于能吃得上饭的农民来说也是满足的,因为中国是农耕文明,把人民固定在土地上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最大的节约统治成本,以及人民结成流寇造反的可能。

    小朱八八或者叫朱重八有种说法是他是重字辈,现在尚未考证。此刻处于这种元朝接近末世且自我尚未觉醒,一心只想着自己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可以的普遍的农民思想中。他农民的思想会导致他正式统治中国建立的大明朝在很多政策上就保留了这些特点,后面会讲到,现在我们来看朱八八的生活怎么样。

    尚沉浸在“二十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甜美幻想中的他。遇到了一个历史事件。

    不抽烟因为没有烟,不酗酒因为没钱买酒,没钱不赌博因为他穷的小朱,摊上了他人生中与此刻广发的老百姓一样的悲剧。

    元朝统治年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多次夺淮入海,致使淮河流域水灾频繁。所以前文一直交代他们家和所有广大的农民一起处于半温饱的状态。要知道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六月,除了少数民族多次起义反抗。河南息州人赵丑厮、郭菩萨以“弥勒佛当有天下”为口号反元,被后世史家视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先声。尽管这些起义并未成气候,但可以说元朝已在泰定年间进入多事之秋。

    元至正四年,扛不过去的大灾难来临了。如果说之前的动乱只是小打小闹,那么这次就揭开了反抗暴元的大幕,和很多王朝末期的乱世一样,也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但是这些,和现在的朱八八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自朱八八自襁褓长大到放牛娃的日子里,其生活的淮河流域一直有断断续续的天灾人祸,老朱家并没有被幸运之神眷顾,朱重八的嫂子、侄子乃至大姐一家都相继过世,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至正四年这一年前所未有的灾荒降临。

    自开春起,先是大旱,接着就是蝗灾,进而瘟疫肆虐。如此三记重锤对老朱家打击尤为惨重: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因瘟疫去世;初九,大哥也因病不治身亡;不久,大侄子也夭亡;二十二日,朱重八的母亲陈氏病故。

    半个月内小朱八八痛失四位亲人,前一位亲人的头七还没到,后一位已经出殡了。更凄惨的是,老朱家根本没有土地去埋葬他们,切切实实的悲惨世界。

    人死了终归要下葬,四月虽说未值盛夏,但尸身也不能一直放在家里。现在朱八八只剩下相依为命二哥了,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俩幻想他们一直为之服务的没有怪罪他吃牛的地主刘德可以施舍一些土地来埋葬亲人。然而终究是他们两太稚嫩了,低估了这个世道的残酷。

    刘德表示,你的父母的确帮我做了不少事情,我也看在眼里,对你家人的遭遇我也感到很同情,但是要土地,不行!

    不知道刘德在二十年之后是怎么认识自己的这一举动的,可能会后悔地狂甩自己大嘴巴子吧?谁能想到此刻几乎无立锥之地的穷小子能做到逆风翻盘一路开挂,无往不利坐上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的位置。最后,还是以前曾帮过老朱家的地主刘继祖提供了一块土地,朱氏兄弟才得以埋葬亲人。

    最终老朱得了天下以后。此时需插一句,朱元璋也没有忘记朱八八时代所受的恩惠,洪武十一年颁了《追赠义惠侯刘继祖诰》,乡间地主摇身一变成为侯爵,要知道刘基就是刘伯温也不过封了个诚意伯的伯爵而已,自此刘继祖荫及子孙。

    明朝的爵位制度大致是公侯伯,没有子男两级。具体原因会在老朱开国大明定都南京大封功臣会具体来讲。从大致来看刘伯温的爵位伯爵和侯爵只相差一个等级。由此可见一个简单的道理,帮助他人也是一种投资,投出去的或许无关痛痒,但是得到的回报将是你想象不到的。死人的问题解决了,活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大嫂带着小侄子回了娘家,兄弟俩可没娘家可回,周边亲戚想了一个遍也没有可投奔的,没办法,挨吧!

    和今天的很多人一样,一边打零工一边度日,实在没辙的时候,有人给朱家二哥出一主意,实在不行就让朱重八奔庙里做和尚吧,考虑到朱重八年纪尚小,投身寺庙也许是条生路。

    尽管他在寺庙里没有享受到佛祖所说的众生平等,但起码有口饭吃,而且是自己辛辛苦苦乞讨来的。所以说老朱年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