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农女王妃:古代万元户 > 11.第十一章初到三清镇

11.第十一章初到三清镇(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妹妹,你今天怎么不乖了?往常哥哥要是推不动,你都会帮哥哥推车的啊?”

    夜斯文边满头大汗地推着车,嘴里边抱怨着。

    “哥,有你这说话的功夫,多用点力气推车,咱们早就到了。看,前面到了柳渠,一路上有柳树遮荫,就不会那么热了。”

    夜萤遥遥指着前方半公里外露出的一簇葱笼的绿色,给夜斯文鼓劲。

    哎,出出嘴皮子谁不会?又显得她好象很关心他似的。

    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夜斯文只觉得妹妹到处都不对劲,但是到底哪不对劲一时间他也说不上来。

    见夜萤不为“兄妹亲情”所动,只好擦了把额头上的汗道:

    “妹妹,我推车可以,但是一会卖了钱,你得给我买两个尤记的大肉包子吃,不对,还得加上一碗扁食汤,啧啧,一想到肉包子和扁食汤,我的口水就要流出来了。”

    夜斯文毫不掩饰自已的嘴馋。

    现在财政大权被妹妹掌控着,他想要吃点好的,只好腆着脸和妹妹讨价还价。

    “这个可以有。”

    夜萤点点头,她也想尝尝古代的美食,作为一名资深老饕,她也做过美食版的记者,尝尽了全市的美味,怎么可能放过古代天然无污染的小吃呢?

    既来之,则安之。

    反正也回不去了,夜萤鼓励自已要好好适应古代的生活。

    受到前方荫凉的刺激和美食的诱惑,夜斯文终于来了劲,推车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柳渠是一条青石为底砌成的引水沟渠,渠两边都种着翠绿的柳树,一泓清水沿着柳渠一路欢唱前行横穿过三清镇。

    夜斯文终于推着车来到了柳渠的树荫下,清晨的阳光热力并不足,一进柳渠,一股清凉扑面而来。

    “知了,知了”,与此同时,呱噪的蝉鸣夺耳而入,在夜萤的耳内炸响。

    “哇,这些蝉怎么叫得这么大声,这是有多少蝉啊?”

    “谁知道啊,每年夏天这里都这么吵。”

    夜斯文斜眼看了一下妹妹,觉得她有点大惊小怪了。

    夜萤点点头,这下明白了,有蝉鸣,又有早起的荫凉,那这个季节大约是夏末时分,否则,肯定会热得要命。

    夜萤跟在夜斯文身后,偶尔和他拌拌嘴,顺着一路荫凉,不知不觉,抬眼一看,三清镇就在眼前。

    三清镇上的房屋都是粉墙青瓦,古树杂荫其间,远远看去,建筑井然,车马往来,一看就是个富庶的镇子。

    进镇要经过一道可并行两辆马车的宽大石拱桥。

    桥的造型,就象夜萤以前去旅游时看过的赵州桥一般,古色古香,多孔连跨,建筑工艺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十分先进的,虽然车马喧嚣,但却屹立不动,十分坚固。

    走到近前,夜萤看到桥头还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文字。

    这是夜萤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文字,让夜萤喜出望外的是:原来这个朝代用的是通俗易懂的楷体,当然,肯定是繁体字了。这样至少让她不会变成睁眼瞎,真是太好了。

    夜萤扫了几眼,只看清碑文题头是《石桥铭序》,上书:“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等文字,大约是讲这座石桥建造之不容易。她这才知道,原来这桥就叫三清桥。

    虽说应景地名而起桥名也很正常,但是夜萤私心里却觉得,起这个桥名的人,未免偷懒了一些。

    石拱桥桥面坦直,行路至桥中央,叶萤这才有闲心细细打量,只见这座石拱桥的桥面是长方形的大青石一块一块严丝合缝砌成的。

    每块青石初步估摸着重逾一吨,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艰辛。桥面则因为常年人流车潮穿梭往来,已经被磨得十分光滑。

    而桥梁上,每隔十几步就安放着一尊形象活泼、维妙维肖的石狮子,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雕刻艺术的佳作。

    夜萤不禁暗喜这趟没有白走,光是这座石桥的建筑工艺,就让她对这个时代顿时充满了希望,信心倍增。

    看来,这不是一个没有活力的年代。顺带着,夜萤还了解了这个朝代的文字和文化风格,这一趟真是大有收获。

    “妹妹,你发什么呆啊?还不快走,把人家的路堵着了?”夜斯文见夜萤呆呆站在桥中间,不禁觉得一阵奇怪,便催道,“再不抓紧点,早市散了,便没有人买肉了。”

    “哦,知道啦。”

    夜萤敷衍地回了一声,便赶紧跟上夜斯文,两个人一路走到了三清镇的集市里。

    三清镇的集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