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民国合伙人 > 第121章:入关中

第121章:入关中(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21章:入关中

    时间进入十月中旬,刘青山应张伯苓等人的邀请,前往开封河南省体育场,参加了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

    这届运动会因为筹备时间比较久,所以参赛的选手也比较多,加之奥运会健儿们也纷纷代表华北各大高校参赛,此次运动盛世也是一场龙争虎斗。

    刘青山在开封没有停留几天,结束开幕式后就准备离开去天津,不过还没走,就接到了杨虎诚将军的邀请,请他到关中一聚。

    “青山与杨虎诚将军认识?”张伯苓校长听闻刘青山准备入关中,好奇地询问了一声。

    “嗯,五月的时候杨将军派人在上海滩收购粮食,跟我们公司做了几笔粮食交易,后来听闻关中地区这几年大旱,死了不少人,很多田地空置了下来,于是公司跟杨将军做了个交易,我们在关中地区租借了一批土地,用来进行现代化种植,现在好像是夏季玉米成熟了,所以杨将军邀请我一起去看丰收来着。”刘青山简单介绍了下情况。

    “陕西大旱,确实死了不少人啊……”聊起前几年的大旱,张伯苓校长也是长吁短叹道:“从1927到1930年,据说死了两百多万人,外逃四十余万,灾民超过八百万,那几年我们华北各大高校也有组织捐款捐物支援陕西大旱,但奈何杯水车薪。”

    “其实我也有些疑问啊。”刘青山向张伯苓校长提出自己的疑惑:“陕西有关中平原,陕南有汉中盆地,都是土壤肥沃的地区,一般的大旱不至于让整个省上千万人都受灾吧?”

    作为后世人的刘青山,简直很难想象一个地区大旱会变成波及全省上千万人的天灾,里面固然有后世的水利系统更完善,国家支援更快速的原因,但波及整个省份,太耸人听闻了。

    “这里面固然有天灾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人祸啊!”张伯苓向刘青山详细介绍起来。

    “自从民国以来,陕西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大旱之前,镇嵩军就围困长安八月之久,杨虎诚和李云龙也是这场战争中出名的,而当时陕南军阀吴新田,更是仗着汉中盆地的肥沃,不种粮食,强令农民种植鸦片,据说那几年,鱼米之乡的汉中盆地,竟然有超过四成的土地种植鸦片!”

    “关中年年大战,汉中盆地又改种植鸦片,大旱一来,谁也挡不住啊!”说着,张伯苓为这段历史唏嘘地摇着头。

    刘青山静静地听着,内心也是震撼不已。

    原本应该是鱼米之乡的汉中盆地和关中平原,因为年年大战,种植鸦片,导致抗灾能力骤降,当百年难遇的大旱来临,国家又四分五裂,只能靠自己的陕西,就像一个疾病多年的病人,轰然倒下了。

    入关的时候,刘青山是在开封上的火车。

    这种老式的火车据说大部分都是清朝时候留下来的老爷货,现在还在铁路线上跑着,一边喷着浓烟,一边匡次匡次地发出奇怪的声音。

    从清末开始建设的几条主要铁路线,让这个时代的人们大部分对这些蒸汽机车不再陌生,也不会有什么妖魔鬼怪的说辞。

    反倒是从后世来的刘青山还真没见过这种蒸汽火车,在车站好奇地打量了一会儿,才带着随从和保镖们上了车。

    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都不快,只有140公里一小时的时速,对于刘青山这种后世做惯了高铁的人来说,也就比高速公路快一些。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这已经是仅次于飞机的最快出行速度了。

    从开封到西安,五六个小时就到了。

    当刘青山一行人抵达这座千年古都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了。

    前来接应刘青山一行人的,正是杨虎诚将军的秘书,宋琦云。

    火车站上,刘来吉和宋琦云激动地握住了手,这两位同学已经通过组织联络上了,并且宋琦云是少数知道刘来吉是商务特科的身份。

    “刘先生!终于把你们盼来了!请!”宋琦云不仅带来了一批军人做警卫员,还带来了一辆车,邀请刘青山和刘来吉上车后,自己亲自开车。

    一边开车,宋琦云一边笑着道:“今天已经太晚了,杨将军吩咐先把两位送去安置休息,明日咱们去农庄看收获。”

    这两年杨虎诚主政陕西后,一直在想方设法恢复民生,而且天灾已经过去了,西安城里虽然落魄,却也能看到正在恢复的迹象。

    见车里就他们三人,现在这个时代也没有能窃听的小型机械,刘青山就向宋琦云询问道:“不知现在党组织在十七路军内的情况如何?”

    宋琦云看了眼副驾驶上的刘来吉。

    见后者点了点头,明白这位上海滩大亨也变成组织的人了,于是心里的警惕也稍微放松了一点,向他们叔侄二人介绍起了十七路军的情况。

    “现在十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