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民国合伙人 > 第114章:陆军改革建议书

第114章:陆军改革建议书(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14章:陆军改革建议书

    等晚饭结束后,宋美龄准备去散散步,蒋委员长则回到了自己的书房,打了个电话,把杨永泰和陈诚、戴笠三人叫了过来。

    前段时间,也就是六月中旬的时候,蒋某人亲自担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调集二十四个师又六个旅以及四个航空队,总计三十万大军,对这一片区域进行第四次围剿作战。

    当时上海事变刚落下帷幕,国内各界舆论要求统一抗日,蒋委员长正头疼的时候,早已经是蒋委员长幕僚团首席智囊的杨永泰向他上书,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提出‘安内’即剿匪,需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主张,让蒋委员长茅塞顿开,每次演讲必定把‘攘外必先安内’这个理论放在嘴边。

    杨永泰也一举成为剿匪总司令部秘书长,随蒋出征。

    而更早之前,杨永泰通过黄郛的介绍投入蒋委员长麾下,就凭借着‘削藩’策略,提出经济瓦解冯玉祥部,政治解决阎锡山部,军事解决李宗仁部,外交解决张学良部,并且在之后的三年里协助蒋委员长平定了各路军阀,从而成为蒋委员长身边的首席智囊。

    而戴笠和陈诚就不用多介绍了,都是蒋委员长的忠心亲信,陈诚的军事才能,戴笠的谍报能力,都是蒋委员长的左膀右臂。

    没有等多久,杨永泰和陈诚、戴笠三人就赶到了蒋委员长的办公室内。

    当三人进来的时候,蒋委员长正在看着一份报告书入神,三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主动打扰蒋委员长,而是小心谨慎地站在门口等待着蒋委员长的呼唤。

    过了好一会儿,蒋委员长才从这份报告书中抬起头来,揉了揉双眼只见的鼻梁,看到了三人。

    “哦,你们来了呀,都坐下吧。”蒋委员长起身,活动活动了筋骨,命秘书为大家倒茶。

    三人这才来到办公室的休息区,坐在了沙发上。

    蒋委员长拿起桌上的报告书,先是递给杨永泰,让他们三人先轮流看一遍,自己则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喝茶起来。

    只见上面用中文跟德文两种文字写着“陆军改革建议书”。

    杨永泰看完后面色凝重,然后交给了陈诚,再然后是戴笠。

    戴笠看得有点莫名其妙,自己是情报系统的,陆军改革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等三人都看完之后,杨永泰最先提问道:“委座,这份建议书,是德国军事顾问团提供的吗?”

    上面用德文书写,而且改革的陆军制度与德军有些类似,但是最后面的建议人确是一个杨永泰没有听过的名字,德国军事顾问团里似乎并没有这个人。

    “是汉斯·冯·塞克特将军在考察了我们中央陆军和一些地方军队后,提出的改革建议。”蒋委员长放下茶杯,说道:“塞克特将军是德国陆军一级上将,参加过上次一次的欧洲大战,并且在战后为德国十万国防军做出了贡献,被誉为国防军之父。”

    “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放在德国也应该晋级元帅吧,怎么来到我们华夏了?”陈诚提出疑惑。

    “据说是得罪了兴登堡总统。”蒋委员长解释道:“被提前退休了几年,然后前几个月受法肯森豪将军的邀请来到华夏旅游,正好见到了我们国内的内战,就做了一份陆军改革建议书。”

    法肯森豪从1930年开始就在德国军事顾问团担任顾问,不过要等到塞克特将军因病辞职后才出任总顾问。

    说道这里的时候,蒋委员长对塞克特将军是抱有好感的,不仅是因为他的身份和这份陆军改革建议书,还有在随德国军事顾问团行动的时候,经常能为剿匪作战提出一些积极建议,还能压制格奥尔格·魏泽尔这个经常跟他顶撞的家伙。

    毕竟格奥尔格·魏泽尔只是一个中将,而塞克特可是德国陆军上将!

    而跟蒋委员长合得来的法肯森豪虽然也是中将,但毕竟不是顾问团长,只是挂着一个副顾问的职务。

    “这份建议书确实可以让中央军成为一支军队部队,但是……”杨永泰当然也希望中央军越来越精锐,最好是能把地方军阀都收拾了,这样蒋委员长的权势越大,他的权势也会跟着增长。

    “这需要很多装备,比如一个步兵师的大量重机枪、10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甚至连步枪,都没办法满足那么多军队的需求。”现在中央军有一百万左右,加上地方军阀部队,差不多两百万大军。

    而随着这些年不断‘削藩’,把地方军变成中央军外围,中央军部队逐渐变成嫡系精锐,至少需要改革六十个师,一百万精锐大军才能稳定全华夏。

    “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蒋委员长眉宇微皱,看向戴笠,说道:“法肯森豪和塞克特将军在私下像我表示,德国可以提供一些无息贷款甚至是无偿援助,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