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从知否开始 > 第 076章 君臣奏对,三步成诗 下

第 076章 君臣奏对,三步成诗 下(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卫允敢对元祐帝摆脸色?答案自然是不敢。

    冲着元祐帝拱拱手道:“回陛下,人心思变,十人便可能有始终不同的想法,为官者,若是脸皮不厚,受不得陛下的责骂,挨不得百姓的指点,他人的评头论足,那还做个什么官,不如回家抱孩子来得清闲,臣自认已经做好了为陛下当差的准备,这脸皮,势必也要练得比普通人更厚一些!”

    元祐帝被卫允这话说的脸上的笑容一滞,但仔细一想,这话说的虽然糙了些,但理儿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为官者若是脸皮不够厚,听不进别人的指点评论,就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那就更别谈什么改正进步了,还真不如回家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至少没又那么多的烦心事儿。

    元祐帝摇摇头道:“爱卿的歪理总是有一大堆,朕说不过你!”

    卫允道:“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脸皮厚了一些,胆子大了一些罢了,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陛下您!”

    “因为朕?”元祐帝疑惑的道:“和朕有什么关系?”这个小家伙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多少年没有遇到这样有趣的后辈了。

    卫允含笑道:“那自然是因为陛下仁善宽厚,心胸开阔,能容纳天地,臣如今不过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陛下却能和臣在此侃侃而谈,丝毫不介意臣的身份卑微,臣自然也对陛下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元祐帝却摇了摇头,道:“从现在开始,卫卿便不再是一个小小的编修了,君无戏言,朕既然说过,只要爱卿做的诗词能够让朕满意,朕便擢升爱卿为翰林院侍读。”

    只见元祐帝神色一敛,一脸的端庄肃穆,朗声道:“翰林院编修卫允,才学斐然,有太白之风,能言善辩,有张仪苏秦之才,朕心甚慰,今擢升为尔翰林院侍读,望尔能够戒骄戒躁,尽心竭力,为朝廷当差!莫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言罢,目光如炬的打量着卫允,

    卫允早已双膝跪地,待元祐帝口谕说完,便朗声道:“臣卫允,谢陛下隆恩!”说吧,抬手伏身,重重了磕了个头。

    待再起身之时,额头之上,已然出现了一团乌青。

    可见方才那个头,磕的有多么用力!

    “卫侍读,平身吧!”元祐帝眯着眼睛,笑着道。

    卫允这才站了起来,看着元祐帝,嘿嘿笑着。

    拱手道:“谢陛下!”

    元祐帝又复拿起了奏折,一边翻阅,一边说道:“朕听说你曾在秦老太傅创办的青檀书院进过学?可是真的?”

    卫允道:“回陛下,臣在扬州之时,确实是在青檀书院进的学,而后有幸得小秦夫子看中,收做关门弟子,数年来悉心教诲,殚思竭虑,才有了臣今日之成就!”

    “哦?”元祐帝的语气有些诧异,还带着一丝调笑般的质疑,道:“小秦夫子?可是秦老太傅的三子秦玉章?”

    “正是!”卫允答道。

    “寻常学子,便是寒窗苦读数十年,也未必能有你如今的成就,不过区区数年光阴,便考取了进士,中了探花,看来你的这位老师,是一位不出世的大才呀!

    可朕怎么听闻秦玉章这小子是个混不吝,昔日在汴京之时,秦老太傅不知打断了多少戒尺,却仍旧管教不动他,死活不愿继续科举入仕,非要去行走天下,游山玩水!他这样的性子,竟然能够教出你这么一个学生,着实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卫允却摇了摇头,道:“陛下学究天人,自然知道何为管中窥豹,何为一叶障目!”

    元祐帝微微动容:“爱卿且细细道来!”

    卫允微笑道:“学生恩师虽不喜科举仕途,但一身学识,却尽得师公秦老太傅之真传,加之恩师在少年之时,曾游历天下,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看遍世情冷暖,其见识之广博,阅历之丰富,时常令臣叹而观止。

    陛下可知,臣在恩师讲学之时,往往在不经意间,便被恩师之所言深深吸引,各地的民俗风貌,山川地理,恩师皆能随口便来,滔滔不绝,臣之策论,之所以能够赢得陛下青睐,多半还是恩师之功!”

    元祐帝恍然道:“难怪,朕还说你不过一个区区十五岁的少年,为何在策论一道之上,有如此新颖的见识,胜过其他学子良多,原来竟是秦玉章那小子的功劳!”

    对于卫允在殿试之中所做的那篇策论文章,至今,元祐帝仍然印象深刻,甚至于在看到那篇文章之后,还专程命人将卫允在会试之中所做的文章找了出来,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的看了无数遍。

    卫允写的文章,通篇辞藻并不如何华丽,但却胜在务实,而且文章之中,诸多看法,既新奇,细细想来,却又并不只是空谈,令人惊叹。

    看着卫允,元祐帝不知为何,忽然心中生出感慨:“若是汴京城中的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