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建造盛唐 > 第五十六章 畅快一笑

第五十六章 畅快一笑(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行十余牧民赶着三百来匹牛马在青海湖附近游弋,老道的牧民一眼都能看出他们并非是真正的牧民,一点放牧经验了没有。

    不过自贞观早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覆灭吐谷浑之后青海湖就不曾有过战事。

    降服在大唐羽翼下的吐谷浑,便如温顺的小猫一样,彻底的给李靖、侯君集打服打怕了。

    承平二十余年,他们警惕心早已不在。

    只觉得在大唐爸爸的庇佑下,踏踏实实的生活,每年进贡足够的牛羊马,便能安逸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是故即便这行牧民行为异样,偶尔遇到的路人也没有多少戒心。

    何况青海湖周边幅员辽阔,这种小规模的牧群也不易给人撞见。

    苏定方大口的喘着气,直接坐在了草地上,身手接过薛仁贵递来的水,“咕咚、咕咚”的大口饮咽起来,好一会儿才道:“果然,如殿下说的那样。这里的环境,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大考验……咳咳……”他似乎说的太快,最后甚至咳了起来。

    薛仁贵忙给他拍背。

    苏定方挥了挥手,肃然道:“你怎么样?”

    尽管苏定方不服老,可他以六旬高龄,负重策马进入青海湖,还是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

    苏定方尽管年过六旬,可雄心壮志,丝毫不减,平素在家弓马训练,从未间断。或许不及当年豪勇,却也自诩不输廉颇、黄忠,而今却累得正常说话都有些困难,心底知晓自己受到了外力的干扰。

    这应该就是李元瑷说的高原反应。

    薛仁贵知苏定方问的因由,也不逞强,说道:“吸气感觉有些重,不输那么畅快。行动与属下而言,不受太多影响。不过体力消耗快于寻常,怕是难以久战。”

    苏定方深知薛仁贵的厉害。

    此次出征,李元瑷特别举荐了薛仁贵,将他交给了苏定方。

    这一世的薛仁贵混得有些凄惨。

    历史上因驻跸山大捷,薛仁贵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李世民的亲睐,留下了“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的名句美谈。

    薛仁贵也因此获得了镇守玄武门的资格,并且还救了李治一命,成为李治麾下的一员大将。

    而因为他的出现,这一切都没了。尽管在征高句丽中,薛仁贵凭借自身的武勇,获得了不小的战功,只是他地位太低,功劳一层层的上传,到了他这里只是一个郎将。

    最关键的是高句丽已经给李世民灭了,而薛仁贵崛起于西线,成就辉煌于辽东。

    这也是大非川之败的导火索,李治将西线的薛仁贵调到了东线为帅,迎战吐蕃,东线将领自然会心有不满。

    没有了高句丽,薛仁贵又失去了晋升的空间。

    李元瑷心有愧意,特地安排他加入苏定方的麾下,一并出征。

    苏定方因裴行俭之故,李元瑷识人本事也是人所共知。对于他推荐的人极为重视……

    了解之下,惊为天人。

    薛仁贵果敢英烈,十足的将帅之才。最让苏定方惊讶的是除了统兵将略,薛仁贵居然还身兼盖世武勇,弓马骑射都是当世超绝,即便在他那个年代,能与之抗衡的只怕唯有万军丛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唐初第一勇将秦琼,秦叔宝了。

    这连薛仁贵这样的武勇体魄都有一定影响,苏定方对于高原反应的认知也更进一步。

    苏定方又问向了其他几位兵士,皆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兼之切身的体会,长吐了口气道:“无怪殿下对于高原反应如此慎重,于如此环境下作战,对于兵士确实是莫大考验,大意之下,要吃大亏的。”

    他说着心底暗自庆幸。

    为将帅者,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方才是人生幸事。

    苏定方先因入错了阵营,后又因在灭东突厥之战中纵兵掠夺而受到处罚,一员盖世名将荒废了人生最巅峰的年华!

    而今再度披甲挂帅已经须发花白,人生至此还有几次机会?

    苏定方心底清楚,此次出征是李元瑷极力举荐之故,不然庙堂战将如云,统兵作战,何须一老头?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胜者重振旗鼓,征伐四方。

    败……历史上再无苏定方之名。

    二十多年的沉淀,二十多年的研习师傅李靖传授的韬略,苏定方面对这一仗拿出了自己的一切……

    任何细节都不准备错过!

    不管对方是人是鬼,是兔子还是老虎,都将受到他全力对待!

    “仁贵!”

    苏定方忽然道:“关于高原反应,殿下的手札中有说,身体越壮,受到的影响越轻,适应气候的时间越短。此番作战,胜之容易,擒杀贼首尤为困难。我们若强行追击,所消耗的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