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杨三美的奋斗 > 三美的成长1

三美的成长1(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美在看到沈旗云的时候,就觉得沈旗云很熟悉,随着一天天长大,她就越怀疑沈旗云是以前收养她的妈妈。妈妈以前不是没有机会结婚,但由于当时有了自己,心思不怎么在自己身上。三美深深的相信,如果没有自己,妈妈不会这么辛苦,回过的更幸福。没有孩子,有正式的工作,谁不喜欢呢。

    现在有了充足的时间,三美也在一点点总结自己的上辈子。无疑她的性格给自己找了很大的麻烦,她不是长袖善舞的人,但如果再加上不识抬举就注定是个悲剧了。人们都不喜欢给自己挡路的人,成人之美有什么不好的呢。她上辈子的前一半有妈妈的陪伴,但也耽误了自己的妈妈。这辈子怎么着她也不能再拖累她了。

    安静的三美在慢慢的长大,一美二美也升上了四年级。一美当了班长,二美慢慢的也入了门,成绩跟上来了。家里盖房的债务已经还清,赵秀梅还在三美三岁的时候开始种桑养蚕,家里的物件越来越多,杨大新的教师工作也顺风顺水,据说要升副校长。家里事事顺利,唯一的不顺就是杨大新还缺个儿子。

    也正是由于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三美在家里一直是个小透明。杨大新有时候出去临近乡里去交流,第一个想起来的肯定是一美。赵秀梅出门赶个集上个店,想起的往往是忽略了二美。杨奶奶倒是能够一视同仁,但人老了精力也跟不上,在家里只能洗衣服做饭。偶尔的零花钱也存着不愿意花。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往往是最后一个,加上三美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往自己爸爸妈妈跟前凑,被忽视也变得理所应当似的。

    但三美也不怎么在乎这些,她最喜欢的是去王芳家,那里有一个用布幔子隔开的小小的医务室,村里的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都到这里来拿药打针。王芳虽然初中毕业,但她自己认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杂七杂八的书收集了很多。这个环境是三美最熟悉的,她上辈子的家里就是这种环境。越熟悉就越喜欢来,王芳生了两个儿子,没个闺女,现在又计划生育不让生了,就对这个自己看着出生的三美很是偏爱,简直当半个闺女养了。

    王芳的老公在村西头,叫柳培东,他们的家族在柳花泊村是最大的家族,祖上也是柳花泊村最大的地主。王芳的婆婆是个厉害人,姓阮,生了八个孩子活了八个,六男两女,全部成活。活到现在都七十多了牙齿还杠杠好,那个儿子不顺她的心,拄着拐棍就到那个儿子门口去骂,儿子媳妇都个个不敢嘚瑟。

    老太太养儿子不容易,挑儿媳妇更不含糊,每个儿媳妇都是精挑细选,尽量保证脸蛋过得去还能过日子,并且在娶每个儿媳妇的时候都极尽全力,家里有什么出什么,根本没有其他家长那种给大儿子娶媳妇的时候还要给小儿子留点什么的想法,按照老太太的说法就是,东西都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这么多儿子就不信东西挣不来了。因此老太太的每个儿媳妇嫁进来的时候都是风风光光。

    六个儿子也听话,老娘让干啥干啥,给老大柳培胜娶媳妇的时候就花光了老太太的家底,六个儿子不用找人就在村里盖了新房,娶了乡里供认最好的姑娘。结婚以后立刻分家让小两口单过,把她大儿媳妇杨槐花的老爹高兴的满乡里说自己亲家的好话。

    杨槐花真是能独当一面,把自己小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还偷偷摸摸的通过自己老爹给自己家的二弟刘培荣在乡里初中食堂找到了个帮厨的临时工的活。老二第一个月发钱就交给老太太,老太太就一句话“这钱存着给你娶媳妇”。柳培荣没用着这钱,人家自己领回来一个媳妇,家里条件很好,就这一个女儿,上了初中,但学习不好,一眼就看上了柳培荣。

    老太太带着大儿媳妇杨槐花扯了花布拎着猪肉找了个媒婆就去送姑娘顺便提亲了,边的老头也不含糊,反正你儿子多,就让小两口到我们家过吧,家产都给你。老太太一点没含糊,“这不行,我儿子虽然多,但不倒插门”。最后协商了一下,由姑娘那边批地,老太太带着几个儿子给二儿子在女方那里盖了三间房,算个单门独户。以后有了孙子,第一个姓柳,第二个给媳妇家传香火。

    解决了老二的问题,老太太托了人让初中毕业的老三刘培现去当兵,给家里也缓缓劲。并且当兵有津贴,还光荣,媳妇都是自己往上贴,老三也争气,慢慢的竟然自己凭着自己有文化又有眼力劲留在了部队,这下老太太家的门槛都被说媒的踏破了,最后选了赵秀梅他们村最漂亮的赵兰香做儿媳妇。说这个儿媳妇根本要盖房子,结婚半年后就哄着老太太高兴跟着刘培现随军了。

    有了三个儿子带的好头,又有老三不时给家里攒点钱寄来,老四刘培田的媳妇根本没费什么事情,盖上房子就找到了媳妇。

    四个儿子有媳妇了以后,老太太终于有了修养生息的几年时间,因为四个儿子下面跟着两个姑娘,暂时不用考虑给儿子找媳妇的事情。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