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我的百果山庄 > 第4章 村子变化

第4章 村子变化(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去年开始,水果的价格就一路上扬,光是安北平在超市里看到的红苹果,价格就从去年的五块钱涨到现在的十五块钱一斤,足足涨了三倍。

    以前安北平进超市还会买点水果打打牙祭,今年去超市,他连水果看都不敢看。

    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工资,哪里吃得起那么贵的水果?除非吃了水果不用吃饭了还差不多。

    安凤英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道:“小弟,你想回来种植水果?我劝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爸不可能同意的。”

    安母闻言,紧张道:“平儿,你可别有这想法,家里好不容易供你上了大学,可不是让你回来种地的。”

    对安母来说,一家含辛茹苦供小儿子读书,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让他走出农家,可以到城市生活。

    这要是上了几年班,又跑回农村种地,这传扬出去,安家的面子摆哪里?

    这时奶奶和两个姑姑也纷纷开口,劝安北平不要做傻事。

    安北平无奈,只得假意说道:“我只是随口一说,你们那么紧张干嘛。”

    对他而言,现在还没真正摸透这《开心果园》的作用,他自然不会对家里人和盘托出。

    最少也得等他回到村里,确认过之后,才会真正做决定。

    要是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安北平还是会选择回吴州市找工作的。

    哪怕他再渴望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前提条件是得有生活下去的资本,总不能回家啃老。

    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时间很快就到中午,姐夫徐新生已经在附近一家饭店定好一个包间,招呼大伙去吃饭。

    大姐安凤英找来一个护士,请她帮忙照顾一下奶奶,剩下的人这才前往饭店。

    奶奶毕竟还在住院,就算大姐请吃饭,也没太浪费时间,就是一桌普通的家常菜,不过味道还可以,吃得安北平竖起大拇指点赞不已。

    吃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安母给奶奶打包一份饭菜,众人这才回到病房。

    聊了几句,大姐安凤英和姐夫徐新生便先告辞离去,下午他们还要摆摊做生意。

    大姑安玉梅留在病房照顾奶奶,让安母和安北平先回家,反正奶奶现在伤势不算严重,明天就可以出院了,没必要那么多人守在这里。

    安母对安玉梅感激道:“大姐,那就辛苦你照顾妈了,明天我让老忠叫一辆车来接妈出院,到时候你们一起来家里过端午。”

    对安母来说,既然儿子回来了,那肯定是要好好招待一番,正好趁端午节放假,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安北平拉着行李箱,到医院门口等公交车去石溪乡的街上,然后再转三轮车回崖底村。

    折腾了两三个小时,一行三人才回到家里。一同回来的除了安北平、安母之外,还有三姑安玉珠。

    路上通过和三姑的聊天,安北平对崖底村的现状总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现在崖底村可以说是十室九空,原来一百多户的村子,现在还不到二十户人。

    就这样,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年轻人基本上都跑出去打工,很少回来。

    安北平当时听完三姑的述说,愕然问道:“三姑,既然崖底村都快没人了,那你这个村主任还有什么作用?”

    安玉珠苦笑道:“其实上级安排我担任这个村主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给村里的人做思想工作,鼓动大伙从村里搬出来。”

    安母在旁闻言撇嘴道:“搬出去,连地都没得分,到时候一家喝西北风去吗?”

    安北平听母亲的话似乎带着点怨气,便好奇的问道:“既然国家鼓励大伙搬出去,多少应该都有补助和福利措施吧?”

    安玉珠叹了口气,道:“补助自然是有的,但是能分到的地就很少了,毕竟好几个村子迁到一块,也没那么多土地可以分。”

    “其实除了分田之外,国家在经济上补贴还是很大,并且会对迁移出来的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好让大伙掌握更多的谋生技能。”

    安母冷哼道:“说得比唱的好听,像我和你大哥一辈子就只会种地,现在迁出去,没田分,我们能做什么?”

    “就算组织技术培训,我们年龄那么大,很多根本听不懂,也学不会。”

    前两个月安玉珠给大哥大嫂做思想工作,带他们去听了一下培训课,当时讲的是互联网时代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老两口听得一头雾水,整个人都懵了,根本不知道上面讲师说的是什么玩意?

    听了十几分钟,两人就走了,后面再也没去过。

    安北平闻言沉默不语,安家除了老大安玉梅和老二安孝忠没怎么上学,后面三姐弟都最少都是高中毕业,比较能接受新事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