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回到前夫刚死时 > 第50篇

第50篇(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手机访问:m..com

    儿媳妇自怀孕后变了个人一样,懂事多了,难得这么犟,怕是真的想吃了,老太太只得道:“好好好,想吃就买。”当即揣钱去买了八斤。

    有了洋芋,老太太的茄子也卖光了,婆媳俩赶紧回家去。

    小葱和芫荽后院就有,大蒜和豆瓣酱从大平地带来的还剩不少,菜籽油是唐家自个儿种的油菜炸的。

    曼青削了三个洋芋,切成杏子大的块状,把油烧热,再把洋芋放下油炸几分钟,出锅用蒜泥、豆瓣酱、小葱和芫荽调拌均匀。

    一碗香喷喷的炸土豆就成了。

    老太太见她抱着大肚子折腾,说是要帮她做,都被拒绝了——她要自己试试,能做出个什么味道来。

    等不烫口了尝一块,又香又沙,微微放一点盐巴和味jīng,味道就再合适不过了。

    “妈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吧?”她满眼期待。

    农村人连吃的油都不够,哪里舍得拿来搞这花样,却想不到洋芋还可以有这种吃法,老太太赞不绝口:“嗯好吃!怪香的,你爱吃我天天做给你吃,以后油锅面前还是别来凑了。”

    眼睛望着那剩下的小半锅油,心疼不已。

    “妈,你瞧这半锅油剩下多làng费呐,要不……咱们明天也这样炸,炸了拿去卖?”炸洋芋这种街边小吃,在二十年后的云岭省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个云岭人,就没有没吃过的。

    当然,在二十年前,省城有没有她不知道,但她逛遍县城可以肯定,在宣城县可没有。

    别小看这种街边小吃,后世本地新闻头条上常有“卖了五年炸洋芋的他,全款两套房”的新闻,大家都会开玩笑说上班不如炸洋芋……李曼青没想到自己这玩笑话也有成真的一天。

    “这东西真能卖?洋芋谁家没有,谁会花钱买了吃啊。”老太太节省惯了,不太相信会有这种“傻子”。

    曼青笑起来:“肯定会有的,白天那种包子妈觉着怎么样?人家都能卖两毛钱一个呢!”

    “啥?那种肉星子都没一点的包子还卖两毛?那可是一斤洋芋钱了,乖乖,城里人怎么这么傻……”

    “噗……”

    李曼青一口笑喷出来,这不是城里人傻不傻的问题,是市场!市场啊市场!大家手里有了余钱,总得换着花样吃吃吧,更何况还是客运站那种地方,人流量大,又都是出远门的,买点能吃饱肚子的东西,谁会在意那几毛钱?

    “没事,咱们明天去试试看就知道了。”

    当即,婆媳俩也不做饭了,就着开水吃光那碗洋芋。把风炉找出来,又找了几个搪瓷口缸,考虑到有人吃不来葱、蒜和芫荽,将每一样切细分开装,削了五六斤洋芋,切成块用清水泡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二人就起chuáng,吃过早点赶紧肩挑手提的,搬了两次才把东西搬到客运站门口。

    反正也没人来驱赶,她们就选了个最宽敞的地儿,既挡不到进出的班车,又醒目得很,所有人进进出出都能看见。

    她们带了引火柴和煤炭来,等把煤炭烧红,天色已经全亮了。刚把油锅支上,就有人问:“这是卖啥,油条麽?”

    老太太不好意思说是洋芋……毕竟那东西真是谁家都有啊,吃不完还喂猪呢!拿家里喂猪的东西来卖钱,她怎么就是觉着城里人是人傻钱多呢?

    “炸洋芋,大姐可以尝尝。”李曼青也没做过生意,gān巴巴说过这么一句就不会说了,夸都不会夸两句。

    好在这年头的人都比较朴实,卖东西的一客气,她们也有点心动,班车离发车时间还有一两个小时呢,索性也都站旁边看起热闹来。

    有人见她大肚子,就问“几个月啦”,曼青终于找到个自己能搭得上的话题,也跟她们聊起来。

    老太太不让她上手,没一会儿就炸出一锅来,分成几个盘子装好,几个热心的大姐尝过,都说好吃。

    “这怎么卖的呀?”

    老太太觉着吧,这喂猪的东西一毛钱一份都不值,反正她是不会买的。

    谁知李曼青笑道:“六毛钱一盘,这么一大盘,够大姐吃个饱了!”

    众人一听也是,乍一听六毛钱贵,其实量不少啊,买三个包子肯定吃不饱,还没油没盐的,但买炸洋芋就不一样了,又香,味道也好,还能吃饱!

    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围观的都说要来一盘。

    老太太一愣,刚想说“你们清醒一点,这是洋芋啊洋芋”,曼青已经应下,勤脚快手帮着装了五六盘递过去,又递了筷子。

    知道这盘子筷子是人自家吃饭用的,大家都不走远,就站在那儿吃,几分钟就吃完了。

    她们只带了十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