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明商歌 > 50.第五十章 余盐贷

50.第五十章 余盐贷(第1/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于王德明老爷子的问题,张磊点了点头:“朝廷既然要复兴开中法,那么偏重开中票就是应有之义。”

    王家老二本来对张磊客气只是因为张家的财势,这时听他帮着自己说话,心里头一下子就乐开了,忙着嘴说:“看,磊少爷都这样说了。阿大,咱们赶紧将盐都支出来,有多少支多少。银子支出来之后大哥多雇人手,在边疆多多开荒种地。开多个三千亩、五千亩、一万亩,如果能盐能全都支出来,咱们开他个五万亩!”

    这话说出来,王家老大眼睛看向王德明,他木讷不擅表达,但王德明一看大儿子的眼神就知道老大也心动了。

    “可是,咱们家余盐银不够啊。”王德明说。

    所谓余盐银是指支盐的时候必须先预付的一笔钱。

    在朱元璋时代,运司衙门本来是见引支盐的,因为盐引本来就意味着盐商已经向朝廷缴纳过粮食了。但开中法运转不到四十年时间,这种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大明的盐业体制下,盐从销售到生产全都是政府垄断的,销售的垄断是靠盐引体制,而生产的垄断则是靠“灶户”制度,灶户是政府登记在册的世袭户口,世代熬盐为生,熬出来的盐由政府以粮食换取,不准私卖。但因为政府应该支付的粮食常常不能给足,导致灶户生活困苦,于是部分灶户开始在官府指定的份额之外熬盐私卖,这部分的盐就被称为“余盐”——这也是私盐的主要来源。

    这种行为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最后的全国普遍如此,终于被朝廷发现,可是发现了之后却无法禁止,因为朝廷没有多余的钱粮补贴灶户,而灶户不卖“余盐”就活不下去,若是强行镇压,那是要逼灶户造反了。

    于是弘治年间的盐业改革里,除了推行折色法之外,其中还有一条就是要求盐商除了在边境军镇缴纳粮食开中法或交钱买盐引折色法之外,还要在盐运司缴纳一笔钱,好让盐运司向灶户购买“余盐”,而这笔钱就叫“余盐银”,是必须早支盐之前预付的。

    张磊这几日勤学多问,对余盐银的事情倒也有所了解,知道余盐银的历年有所不同,在晋南这边,最近几年要占到一半以上,乃是一笔大钱,如果王家真要将百年积存的盐引都支出来,所需要支付的余盐银那是大到王德明不敢想象,所以他摇头了:“咱们家的钱不够的!”

    正在他准备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王家老二又说:“我有门路,能借到余盐贷。”

    王德明听到“余盐贷”三个字,不禁打了个哆嗦,喝道:“余盐贷……老二,你失心疯了么!”

    张磊问小张掌柜:“余盐贷是什么?”

    小张掌柜说:“是我们晋南特有的一种高利贷,专门借给准备支盐、又一时筹不到钱作余盐银的盐商,按日计息。”跟着仔细说了一下余盐贷的计息方式。

    臭名昭著的高利贷“羊羔利”那也是按年计息的,而这余盐贷居然是按日计息。张磊的弟弟邓森当初就被人用“羊羔利”坑过,这是后续许多事件的起点,所以张磊对羊羔利的危害深铭肺腑,可若是跟这余盐贷相比,那羊羔利简直是在做慈善了。

    张磊听完介绍,不由得也打了个哆嗦:“这么可怕的利息,谁敢贷!这要是借个一年半载的,皇上都还不起了。”

    小张掌柜道:“长期利息听起来是挺可怕的,但也没谁会借这么久。一般会借这余盐贷的,都是已经确定了今年能支到盐的盐商,在进衙门之前才起借的。快的话,三五天就能还了,慢的话就是十天半月,一般都还得起。”

    张磊问道:“可有没能及时还的么?那会是什么后果?”

    “也有。”小张掌柜想了想说:“那都是意外,十无一二。不过要是没,那下场可就惨了。大少爷您该想得到的,敢放余盐贷给盐商的,那都得是什么人。敢赖他们的钱,家破人亡都是轻的。”

    那边王德明一听“余盐贷”三个字,也是不停地摇头,王家老二有些急了:“阿大,做生意哪有不冒点风险的。再说咱们手里是有盐引的人,能有什么风险?只要舍得些许利息,十倍家财就到手了,然后我们就可以加倍地招人开荒,种地收粮,明年又有新的开中票可以支盐,如此一年滚过一年,一年发过一年,不出五年,咱们就算赶不上张家,至少也能成为晋南盐业第六门了!”

    他又问他大哥:“老大,你想不想明年多开一万亩荒地,想不想将来阿智他们有个好家势?侄女她们有个更殷实的娘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家女人省吃俭用,男人疲于奔命,一年下来还是赚少赔多。”

    王家老大对“余盐贷”也是心有惧怕,然而想到老二所描绘的诱人未来,忍不住道:“阿大,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王德明脸色凝重无比,心里头更是纠结无比,因为总是延期候支,他们王家多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