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明商歌 > 43.第四十三章 义商之道

43.第四十三章 义商之道(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人走在晋南县城空荡荡的夜巷里,彼此相吊,孤立而尴尬。如果说刚才考虑的还只是今晚不能睡街,现在小福庭满身屎尿污秽不堪,如果不清洗一下的话,今晚怎么熬得过去。

    小张掌柜想了想,说:“在下在城里倒也还认识几个人,其中一家离此不远,为人倒也热心,不如我们去投宿一晚吧。”

    他们家在晋南住了几代人了,老张管事能做到张家的大掌柜,在本地的交游自然不窄,在县城里有几个亲朋乃是应有之意,只不过张家在城内本有老宅,花钱住客栈也就罢了,有家不回却去朋友家里投宿,到时候跟人解释起来也是一番尴尬,所以之前一直没开口,现在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不得不将这个最后选择说了出来。

    张磊看看小福庭,想起他乃是代自己受过,说道:“只能去打扰一下了。”

    小张掌柜便引了两人转过一条巷子,拍开了一扇门,一个后生开门出来,出门就叫:“哎哟,这一身的味啊!张南坡你刚刚掉粪坑里了吗?”

    小张掌柜显然跟开门的后生颇为熟悉,几句话交代了张磊的身份,又说了今晚来不及出城、客栈皆客满等事,当然瞒过了张家老宅遭遇泼粪一节,只推说是小福庭在附近不小心“掉粪坑里去了”。

    后生一边笑话了两句,一边让一个家里人带了小福庭去洗刷,自己引了两人到厅中来,便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后屋走出来问:“一智,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哟,是南坡来了。”

    小张掌柜忙给老者介绍了张磊,又给张磊介绍老者:“这位是王德明老伯,是我叔叔的世交好友,王家也是盐商。”

    老盐商王德明笑道:“在凤石公的公子面前,可不敢称盐商。我们就是靠着祖上传下来门路,做点小本生意,养家糊口。”

    张家在县城就有宅子,离此不远,张磊大半夜的不回家却跑到下属的朋友的家里来,贴身小厮还被泼了一身粪,这实在是不正常的,老盐商人情倒也练达,竟然没多问。

    两人寒暄了几句,王家的几个男丁先后出来相见,有两个中年人是他儿子,又有三个后生是他的孙子,其中一个就是刚才开门的后生,叫王一智,老盐商王德明跟老张管事是一辈,小张掌柜的年岁介于他的子孙之间,平时倒是跟王一智比较交好,大家就各交各的。

    又有一个布衣少女端了茶上来待客,老盐商说:“这是孙女小翠。”

    张磊便知这家盐商的家境实在一般,虽然商贾家庭不像仕宦家庭一般规矩多,但大半夜端茶待客的也是自家姑娘,怕是连个丫鬟都没有,想想张家那边丫鬟小厮都分三四个等级,这里头的财力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老盐商似乎看出了什么,笑着说:“虽然都做的是盐的买卖,但老朽家跟府上是没得比的。”

    他的二儿子便接口:“那是!我们这样也算是盐商?别人进出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沉甸甸的盐。可我们家进出的却是稀里哗啦的铜板,黄澄澄的谷米……折腾几代人,还只是得一个穷字。”

    老盐商的大儿子忙说:“老二,怎么在客人面前这样说话。”

    二儿子嚷道:“难道不是吗!”

    大儿子为人木讷老实,竟然没回弟弟的话。

    老盐商王德明咳嗽一声,他二人才不言语了。

    张磊瞥见角落里有几个篮子,上面绑了红绳贴了红布,篮子里有彩绸、礼饼、礼香烛等物,就转话题,随口问道:“贵府这是要办喜事?”

    老盐商笑逐颜开:“是要办喜事。是孙女小翠的喜事,男方已经来纳过彩,问过名,纳过征,过些天就要来请期。”

    古代办婚礼,有点条件的人一般遵循六礼:纳彩男方提亲、女方同意、问名男方问清女方的姓名八字,回去占卜、纳吉占卜结果能够合婚就将好消息告诉女方,顺便送来各种信物,叫做纳吉,也叫定聘、纳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选好结婚日期到女方家征求同意和迎亲。

    老盐商说过两天要来请期,这婚礼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张磊笑道:“那可恭喜了。”

    家里的人都露出欢悦的笑容,只有老二哼道:“聘礼不值几个钱,嫁妆到时候却要倒贴许多,都是赔钱货!”

    王德明喝道:“老二,怎么说话的!”

    老二哼了一声道:“我有说错吗?家里原本就负债不少,这几年盐引迟迟没支出来,却接连嫁了三个赔钱货,家底都快掏空了……”

    老盐商将桌子一拍,老二闭了嘴,转身走了。

    王德明摇了摇头,对张磊笑道:“让贵客见笑了。”

    小张掌柜接口道:“老伯,怎么盐还没支出来吗?你们家最老的那一批盐引不是半个月前就可以去支了吗?”

    王德明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本是如此,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