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明商歌 > 34.第三十四章 规矩

34.第三十四章 规矩(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磊心下一动,又听李、陈都主动向赵员外打招呼,有两个小盐商赶忙凑过来奉承,张磊马上就猜到:这个老相识多半就是“张邢赵李陈”五家排第三的“赵”家老爷。他早知道这位赵员外豪富,不然也买不起那四十本宋版书,却没料到他竟然是晋南五大盐商之一。

    这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没想曲沃一别,又让他们在这里给碰上了。

    两人正要见礼,忽听邢大舅爷招呼道:“老赵,!别跟不相干的人瞎招呼。”

    赵员外听了这话,眼珠子一转,就笑嘻嘻走过去了,站在了邢大舅爷旁边,这一下形势就更明显了。张四时,所以两个人站在了一起,这下子就将这棚子里各家盐商的实力地位给显示出来了:虽然“张邢赵李陈”五家并称,但邢赵站得更近些,显然李陈的实力要比邢赵为逊,而其他小盐商就更不用说了,很自觉地站得更远一点儿。而张钜就站在邢赵中间,邢大舅爷有心地捧着他。

    赵员外是个人精,从别人三言两语中就猜出了怎么回事,也就随口捧了张钜两句。他是随口捧,李、陈两位用语就斟酌了一些,但毕竟还端着长辈的架子,至于那些小盐商吹捧起来那就没有下限了。

    棚子里登时热闹无比,唯有张磊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冷冷清清。

    忽然间,小盐商里头就有一个捋着胡须打量了他一眼,幽幽道:“前两天我亲戚出了个事,他生了五个女儿,就没个带把的,所以就收了个养子,又找了个赘婿,幸好那女儿女婿又给他生了个孙子,结果这螟蛉就跳出来了,竟然逢人就说他儿子才是大孙少爷,这不是不守规矩想要谋家产嘛,我那亲戚就求到我家里来找我做主,我能怎么做主,当然是找了几个人,一顿棍子将人给打断了腿!这养子就该有养子的样,守养子的规矩。万不该学那野鸠还想鸠占鹊巢,那就是不懂规矩了。”

    小盐商们一听都笑:“这是不懂规矩啊!”又有人说:“人啊,再怎么着也不该学那野鸠,毛都没长几根,就想占鹊巢。”

    李老爷斜睨了张磊一眼,讥笑道:“那些个小地方出来的人,哪里懂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你们这要求也太高喽。”

    一时之间,全都哄笑了起来。

    小张掌柜就站在棚外,把这些话都听进去了,心里有些担心地朝张磊望去,却见张磊眼观鼻、鼻观心,就想什么也没听见一样,小张掌柜倒不禁佩服了起来,心想:“虽然此刻不可能有什么反制的手段,但磊少爷这份涵养,倒也不差。”

    ——————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皂役的吆喝大家紧着排好队,准备要去接新任的运使老爷。

    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规有矩的,尤其是这官面上的事情,更是分毫都差不得。张磊因站在棚子的最外侧,所以微微转头,就能看见城门打开了,一排的轿子抬了出来,想必那就是几个要去迎接的官员。

    再跟着又抬出了两三顶轿子,后面跟了一群人,没穿官袍,却都穿着绫罗绸缎,想来便是本县乡绅了。

    张磊回身瞥了棚内一眼,只见满棚的盐商穿的都是布衣——大明礼制森严,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就得穿着什么样材质眼色的衣服,盐商作为“市农工商”的最底层是不能穿丝绸的,平时这些人私底下犯尽忌讳,今天要出席的场合,就都换成了平时不穿的土布衣裳了。

    再接着,就看到一群青衿学子列队跟在后面,张磊望见他们,心中暗叹了一口气,曾几何时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应该是排在最前面的。

    再接着便应该是本县乡老之流的人物了,再之后就该轮到盐商们了,乡老等人正列队要跟上,两个皂役跑了过来催促盐商这边赶紧列队准备跟上。

    棚子里头,一个小盐商颇为谄媚地对邢大舅爷说:“邢爷,您看怎么安排?”

    邢大舅爷笑着说:“还能怎么安排,照旧啊。”

    赵员外瞥了张磊一眼,忽然道:“要按以前当然是张爷走在前面,可老张现在,蛇无头不行,这可怎么照旧?”

    好几个盐商都说:“张爷,那当然是邢爷打头阵啊!”说着,就都要把邢大舅爷往首位上推。

    陈老爷也开口道:“邢老哥就别推辞了。这首位就该您站,您想呀,张老爷北上办事,这晋南盐业谁能比得过您,您不站这,谁敢站?总不能让它空着吧。”

    就连张钜也说:“论身份论地位,舅舅都当仁不让。”

    邢大舅爷呵呵一笑,便站了出来,对张钜说:“你呢就跟在我身后。”然后转问赵员外:“老赵,行不行啊?”

    赵员外一张圆脸笑眯眯的:“我都行,无所谓的。”

    邢大舅爷笑眯眯的,拉了张钜就要出棚子,忽然瞥见张磊站在出口堵着,冷笑了一声说:“你……那个谁,你堵在这里,是有什么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