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缅甸风云 > 第173章 迟来的大丰收喜讯

第173章 迟来的大丰收喜讯(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月15日,张扬总算可以从繁忙的公务中抽身,到基层走走了。

    往常,张扬每周都抽出时间下乡,和百姓、工人、基层干部坐一坐、聊一聊。

    可自去年10月战起后,就只能专注于战事,至今已有3个多月没离开指挥部或旅部了。

    走出旅部,看见青山绿水,张扬的心情一下子开朗了不少。

    “小苗,你说说最近的行程?”

    留了胡子,看起来成熟不少的谢小苗翻开记事本,说:“今天视察木丝河大坝和南坎水渠。”

    “今后三天视察根据地本部。然后是到兴威、滚弄等新根据地巡视,慰问各地工人、农民和战士。”

    “以上行程大概需要7天,然后回到木姐开军政大会。再下一步行程暂定为北上滇省,与当地政府商议新一轮合作。”

    谢小苗新职为旅部办公室主任,相当于从张扬的个人秘书,变成旅部大秘,负责张扬的行程是应有之举。

    “那就出发吧!”

    吉普车向南驶去,张扬打开车窗吹着风,惬意地望着远处连片的稻田。

    此时的稻田已收割完毕,满田都是稻根茬子,和散乱堆放的禾杆堆。

    农田间,一群群黄牛甩着尾巴,悠然地啃着稻茬刚生出的禾苗。

    田埂上传来孩子的嬉笑打闹声,他们在用点燃干禾杆形成的浓烟抓老鼠。

    袅袅白烟中,每当一只老鼠跑了出来,少不了一阵喧嚣,孩子们肆意的奔跑着,只为抓住那只肥硕的老鼠。

    看到这些,张扬忍不住笑了,这也是他的儿时美好时光。

    放牛时抓老鼠烤着吃,那滋味绝了!

    根据地农村建设一年了,就有了华夏鱼米之乡的景象,张扬当然要为之高兴。

    车驶离大马路,拐入向东的两车道公路。

    张扬突发奇想的说:“先去农场看看,然后再进山。”

    这条支路大体是沿着木丝河向东延申,先经过农场大院,再进山抵达水库大坝。

    旅长最大,说去哪就去哪。

    车到农场大门,惊醒了两只黄狗,狗吠声也引起了门卫的注意。

    门卫一瞧车身,立马兴奋的喊道:“首长来了!”

    说完,老门卫跑到车前迎接,看清车内身影后,更兴奋的说:“是旅长,旅长来看我们了!”

    下车后,张扬笑呵呵地说:“老同,你的老寒腿好些了没有?”

    老同激动地拍大腿说:“好很多了!自从不用到处奔波后,大腿就利索多了。”

    老同没有大名,排行老七,大家喜欢叫他同星七,战友们更喜欢亲切的叫他老同。

    星字是客家话的音译,意思是很厉害。

    老同年轻时确实很厉害,会拳脚也会棍法,在茶马古道上曾经创下不少威名,后来机缘巧合下加入4045营。

    战场上生死难料,老同就在第第二次滚弄战役中,大腿被弹片对穿,命硬的他被救回来后,也成了个瘸子。

    只要还活着,九旅就不抛下任何一个战友。

    老同腿脚不利索,那也要管他的饭,管他的后半生。

    根据地稳定后,老同主动申请来农场干活,用他的话说,就是人老了就想着种点地,死了也方面埋土里。

    于是老同就成了农场的门神。

    像老同这样的老战士,根据地还有很多,他们虽然无法再叱咤战场,但依旧在基层默默无闻地发光发热。

    谭木西快步小跑过来,高兴的说:“旅长,不是说过两天才来吗?”

    张扬笑道:“我想吃农场大锅饭了,今天就上门蹭饭,不行吗?”

    谭木西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当然行,同志们就盼着你来,好让你听我们的汇报。”

    农场建设一周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大家就盼着给张扬表功。

    “那就边走边说,我也想听听喜讯。”

    一行人出了农场,沿着水渠走。

    谭木西手指远方,激动地说:“一年时间,木丝河河口两岸,泥潭变良田,不再是令人畏惧的蚂蝗谷。”

    “时至今日,农场一共开辟了2.6万亩土地,其中水田1.8万亩。”

    听着老谭的讲解,张扬连连点头,农场职工超额地完成了开荒工作,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木丝河两岸2.6万亩土地的背后,是2道20公里长河堤、6条水渠和无数条引水沟构成的农田水网。

    水网之上,是四通八达的机耕路。

    纵横交错的水渠和机耕路,将两岸旧日的沼泽、泥潭,分割成一块块农田、草地。

    开荒河流沼泽,最难的就是束水。

    要顺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