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二十五章,有人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第二十五章,有人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国工程院BBS有最初始的功能——公布工程院近期公开动态的版面,有各高校的分版,有学术/学科分类版,当然人气最高的永远是闲聊大杂烩的“工程特快”。

    主席的新书上传帖子、书评是发在“读书”版。

    今天“工程特快”有不少讨论在中南海门口递登月飞船图纸的老伯,北航的学生老师在里面不断地科普地月飞行、运载火箭,如何软着陆等等基础知识。

    基本上今天的“工程特快”就是围绕各种业余设计做的评析/批驳。

    在一堆一堆不断出现的帖子中,唐华看见了一个新的主题:

    《哥德巴赫猜想,我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额……今天是民科集体诈尸出动的日子?

    这是哪位民科……不对。发这个帖子的id用的是一串字母,仔细一看是汉语拼音:

    cheingrun

    帖子信息是1966.6.6,gcyBBS

    唐华嘴里的瓜子都掉了。

    看看时间七点半,苏步青应该还没睡,唐华赶紧给苏步青家里打个电话。

    “苏老,您还没休息吧?……是这样的,你们中科院数学所有一位叫陈景润的研究员,您有印象吧?”

    苏步青:“当然有印象了,就是我把他从厦门大学调到中科院数学所的。”

    唐华:“陈景润在网上发布了他对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过程的简略提要,我看了几眼,他的证明思路挺清晰的,不知道您觉得怎么样?还有,他有没有把完全版的论文发表出去?”

    苏步青:“他的论文全稿当然投出去了。我看了看,和你一样,也只是粗略的看,证明思路清晰,几个证明阶段步骤都很可信,但没有完全读懂。数学研究吗,以前未涉足过的分支要看进去是很费时间的,是王元和潘承洞给他的论文审的稿。”

    唐华:“那就是要发在《数学通报》上了。”

    苏步青:“对。”

    ……

    陈景润做出了歌猜1+2的初版证明。

    还是在1966年。

    不过,这次他在网上先发布了这个消息。

    “因为BBS只能一行一行地显示数字,公式很难表达出来,所以我把论文的书页文件上传到FTP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那里看。看论文需要安装计算机所朱院士的字处理/公式编辑软件。还有,我的论文有120多页,文件比较大,内存小的计算机可能会报错。”

    在主席的FTP里,唐华找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看了开头几页,放弃,还是看他在论坛发的简略提要吧……

    哥德巴赫猜想于1742年提出。从1742年到1900年,全世界的数学家不但没解开这道看似很简单的猜想,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唯一的进步是不断用蛮力把一个又一个越来越大的偶数拆成两个素数之和。

    进入20世纪,数学界总算找到了两种可以逼近歌猜真相的路线:圆法和筛法,然后开始吭哧吭哧地往前爬。

    在筛法路线,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9,也就是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因子不大于9的殆素数之和(它要么是个素数,要么是一个由最多9位素数相乘而得来的合数)。

    1924年拉马赫证明了7+7,然后这两个数字不断缩小,1948年证明了1+c,1962年王元证明了1+4,1965年也就是去年,1+3也证明出来了。

    陈景润证明的是1+2,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不大于2的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的终点是1+1,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1+2和1+1之间就差亿点点(指间银河)。

    1+2的“陈氏定理”在推出后头20年大家还觉得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表明大家攻克歌猜的进程已经“站在了点球线上”,五年之内肯定证明歌猜。

    后来……现在都2021年了。现在公认最后证明1+1歌猜,用筛法简直是不可能的,而新的数学方法还没能拿出来,大家只能说越发的膜拜陈景润。

    唐华又打电话给华罗庚——他算是陈景润的老师,让数学通报再找几个人一起看陈景润的论文,看完之后让数学通报出一个专刊,别的不发,就只发陈景润的完全版论文。

    然后唐华再换回本体马甲,在陈景润的主题下回了个贴:

    “楼主可能对计算机的使用还不太熟练,有些可用计算机运算证明的过程可以简化,现在论文120多页太长了。”

    “筛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2)基本是到头了,感觉筛法无法最后走到(1,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