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13章,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

第113章,第一个上太空的中国人(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年1月底,我们委托兰考县医院去找一年多没进行体检的焦书记,结果他在春节前回乡探亲了。2月20日,焦书记从山东老家回来,这才逮个正着。”

    “简单体检发现肝区经常性疼痛,手摸有明显硬化,转至郑州人民医院详细检查,检查的结果是肝癌,晚期。”

    “好在郑州市人民医院现在有化疗的设备,在上个月,大概3月21、22号,做了第一次化疗,跟踪观察的结果显示,化疗是有效果的。但是这个也只能是延长病人的生命,延长半年是肯定可以的,而且其中大约60%的病人能延长一年。”

    唐华:“我知道了。谢谢。”

    现在唐华不用在政务内网看河南县级干部的情况汇总才知道详情,开封乃至郑州都流传着兰考县有一个敢作敢为的“拼命书记”,随便一问就知道。

    焦书记得重病住院了,兰劳从乡镇干部到老百姓都着急,转院到郑州那天有几十个兰考乡亲走六十公里路,一路跟到郑州来。

    焦裕禄上任时,兰考县大概是河南出名的穷县,肯定在倒数前三名。内涝、风沙、盐碱这兰考“三害”,风沙和盐碱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毛病,内涝在59~61年特别突出。

    河南派给兰考的粮食统购指标从1959年的800吨调整到1960年的50吨,1961年的任务只有30吨,但就这样兰考大半的乡镇还是吃不饱肚子。

    焦裕禄上任兰考,带全县群众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一年里走了几千里路,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逐一编号,在风口植树减弱风力,还在盐碱地种植花生和泡桐。

    1963年夏秋之交,兰考连下13天大雨,焦裕禄和张钦礼带县城机关干部、民兵赶到地势低洼的两个乡镇,挖渠排涝,连续奋战八九天不歇息,保下了11万亩秋粮的收成。

    也就是从这年秋季起,焦裕禄就感觉身体不太对劲,除了胃溃疡的老毛病,肝脏部位还经常性疼痛,有时候痛得骑车把不稳车头,下乡时就推着车走。

    “焦裕禄书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还怎么为人民服务?……去年如果准时参加干部体检,病情或许就比现在好控制得多。现在一定要谨遵医嘱,接受全套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说其他,不能再溜号了。”

    唐华把信封好,再加一个大包裹,让人邮寄去郑州市人民医院。

    过去两年多,唐华和焦裕禄一直有信件交流。虽然不太频繁,忙时三四个月才一封信,但唐华知道兰考现在在发生的情况,对兰考的小食品加工、风沙盐碱治理也都给过一些建议。

    ……

    天津。

    走进天津卫星制造厂的第三测试车间,唐华的心情有点复杂。

    唐华眼前的是中国第一个空间站原型,正在车间测试。第三测试车间隔壁,有一枚按重量计算,单位重量造价比黄金高7倍的“高分二号”照相侦察卫星。

    在稍远点的地方,神舟飞船的第二艘、也是首艘全拟真的正样无人飞船正在总装车间制造。

    在河南,离省会郑州110公里、离开封仅有60公里的兰考,还有好几个赤贫的乡镇。

    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最典型不过如此。

    当然,现在中国“仰望星空”并不都是烧钱行为,比如去年夏秋的兰考,就是气象部门发布了中期强降水警告,焦裕禄和张钦礼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在第一场暴雨袭来时就带队下乡准备抗灾减灾。

    但是,发展的迫切性也如兰考与宇宙飞船的对比,摆在了唐华以及所有人的面前。

    出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人民可以忍耐,但再忍耐不能超过一代人。自己苦了一辈子,认了;如果儿子一辈和自己的生活轨迹一模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半年干饭半年粥,那无论是谁都会心生怨气。

    “希季,联盟飞船的接口模型什么时候运过来?”唐华问王希季。

    王希季:“还早。现在五月份,大概八九月份的时候,他们会把一个联盟飞船的全尺寸模型送过来,我们就可以在这里测试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口了。”

    唐华:“按说全套技术指标和接口标准是中苏两国一起制定的,他们造联盟飞船的接口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最终还是要试一试才能放心。”

    王希季:“是要走一次这个流程的。不过,咱们的空间站上天,第一个与之对接的飞船是苏联飞船,这的确有点意思。”

    唐华:“这也是一点点时间差的小遗憾,要是高速天地数据传输、飞船观测校准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控制机构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神州无人飞船与无人空间站对接也是敢做的。问题就是,这些系统还要个两三年时间才能搞出来。”

    王希季看看时间:“时间快到了,今晚10点咱们的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