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220章,我们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第220章,我们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眼一号的返回舱成功回收时,钱学森在导弹试验基地,发射的不是卫星,而是东风-3的高弹道试验弹。

    这是中国制造过的最重的弹道导弹/火箭,发射的这一枚弹重量是83吨,一级的发动机推力120吨。在正常状态下,东风-3携带一枚2.5吨的弹头,最大射程5500公里,这个射程……略有点尴尬,向东只能打到阿拉斯加,部署在新疆向西可以打到巴黎。

    直接攻击美国本土,那得东风-5出来才行了。

    因此在东风-3立项时,就确认这种导弹不会装备太多,象征性生产几枚而已,主要目的是搞出一种发射1.4吨以下的中小型卫星的廉价运载火箭,其次就是这个120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火箭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设计得很完善,比冲也还可以,如果可靠性高,那么用它做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今后捆绑式运载火箭设计就很好搞。

    “5,4,3,2,1,发射!”

    东风-3从发射架竖直上升,不断上升。飞到30公里高还几乎是垂直的,到60公里高度,也没有偏转多少角度。

    ——这次试射是高弹道试射。

    导弹是完全按照5500公里射程来制造的,但是发射的时候让这个抛物线尽量往高了画,最后弹头落点离发射基地只有2200公里。

    高弹道测试的好处是不用真找5500公里的试验场来做,对火箭射程的检测也基本靠谱,唯一的差别就是弹头再入大气层时,因为是直扎下来的,在大气中飞行的距离偏短,而真·5500公里射程的导弹,弹头划过大气层时的发热会更剧烈一些。

    28分钟后,新疆西部阿克苏地区天上掉下一颗流星,在高中拖着火焰,大约到万米高空的时候稍微降速,然后砸在沙漠里。

    “东风-3第一次高弹道飞行测试成功,火箭两级发动机工作正常,飞行轨迹正常,弹头再入大气层正常。”

    钱学森把这次试验的结果回报北京,“弹头落点距离预定弹着点偏差是1550米,这可能是初次进行高弹道试射,参数没有完全校准的原因,下一次高弹道试射,我们还有一次机会进行调整……”

    ……

    北京。

    钱学森从乌梁素海发回的报告聂帅看了,唐华还没看。

    这一天唐华都在西郊某机场的一个大型临时机库里面,研究被基本拼装起来的U-2侦察机。

    摔在玉米地里的U-2机身蒙皮不但碎成了块,表面还凹凸不平,但拼装人员尽量不重新把蒙皮掰平,而是找准碎块应该呆的位置之后就让它在那里保持原样。

    在机库一角,电子信息工业局和总参通信部的几名同志围着一张长条桌,上面摆放的是U-2的通信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

    唐华此时在机库另一角,和陆孝彭、黄志千、屠基达、吴大观等人观察U-2的发动机。

    “真是意想不到,”陆孝彭说,“我之前以为,U-2能飞到两万四千多米,它的发动机一定厉害得不得了,怎么说也比我们先进一两代吧。但看这台发动机的样子,并不是这样。”

    “这台……普&惠公司的J75发动机是吧,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看它的涡轮组合,压缩比也没有高到我们不可理解的程度,”屠基达说,“我感觉和奥林巴斯102是同一代的技术水平,它不比奥林巴斯102先进多少,最多也就改进提升了一点点吧。”

    陆孝彭:“而且它只装了一台发动机,单发动机的侦察机敢深入中苏境内搞战略侦察,这美国人也真敢干。”

    成飞、沈飞的几个航空专家围着发动机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J75不是黑科技,顶多是它的可靠性可能比较高。那么,U-2飞24000米的黑科技到底在哪呢?

    唐华:“老陆,你们身上也有超高空飞行器的研究项目,所以不但要研究它的发动机,还要看看这种飞机的整体设计,尤其是机身气动布局,这种飞机的秘密可能就在机身上面。”

    ……

    陆孝彭和几个航空总体设计人员离开J75发动机,到机库正中看U-2的机身。

    “留里卡·梅福季同志,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设计的两款小型喷气发动机都非常好,”唐华对从莫斯科来北京研究U-2的苏联专家梅福季说,“推重比和油耗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梅福季:“这是我们的专长……但是,既然性能超出了预期,那么为什么紧接着又提议开始研制下一代的小型涡扇?”

    莫斯科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花了三年时间研究小型涡喷,在这个时代,对于小型涡喷发动机,三年的研制周期已经比较长了。

    但是小型涡喷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用A型小涡喷替换原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