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211章,人在红场,刚下火车

第211章,人在红场,刚下火车(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海军和重工业部谈判代表团乘火车出发时,在车站看见几列火车载着崭新的大炮,停在货运站等待卸车。

    “这种炮我可从来没见过。”

    作为四野的“二萧”,萧司令员是陆军起家,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领东野第一兵团围困长春的就是他。萧司令员没见过的火炮,那看来是个新鲜玩意。

    唐华:“这是苏联刚刚投产的加农炮,上次徐参谋长去苏联引进60个师的装备,最后谈判谈成了,我们引进一到两个炮兵团。”

    “这炮管可真够长的,比东野的日式十加炮长多了。不知道能打多远。”

    “日式十加炮口径100毫米,这个M-46加农炮口径130毫米,身管倍径也更大,炮管当然长了。射程应该是接近27公里吧。”唐华说,“这炮在苏军也是试验性地刚刚装备了一些,志愿军现在阵地战急需远程火炮来进行反炮兵作战,所以谈了很久这个项目,总算是能少量购买一些。”

    萧司令员:“听说陆军的炮兵部队装备了你搞的一种野战炮兵计算机,火炮的作战能力提高很明显?”

    唐华:“火炮参数计算得快了,平均精度也比以前好。加上通信器材的进步,现在炮兵部队经过几次整训,还有苏联专家顾问手把手教,战术素质比以前提高得很明显。也是因为炮兵部队的进步,加上大型坑道建成,志愿军现在也有可能和美军进行反炮兵作战和炮火急袭作战。”

    ……

    谈判代表团的专列进入苏联,志愿军购买的这一小批M-46加农炮在卸车之后,也由拖车带着开往军营,这种新式火炮从使用到维护都和原先的榴弹炮、加农炮不同,没几个月是掌握不了的。

    在大连建新公司,工人将包装得整整齐齐的火箭弹逐箱搬上火车,准备运往安东再运到朝鲜前线。

    “一共4800箱,齐了。今天动作很快,谢谢你了,老吴。”

    志愿军后勤部门的干部清点数量,和大连建新一方文书签字完成交接,等待列车调度启程。

    “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老吴说,“尽一切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保障朝鲜战场的需求。”

    听见远处的汽笛,后勤干部说道:“看来我们这列车快启程了,我得到前面上车。再见!”

    老吴点点头,又稍微转了一下身,正对着装满火箭弹的车皮,双手合十肃立了一会儿。

    “嘿,老吴……我知道你不是党员,但信佛也不至于信成这样吧?”

    老吴:“现在你不会明白的。过一两个月你就明白了。”

    ……

    莫斯科,5月1日。

    这是唐华第一次在现场看红场阅兵式。以前在苏联呆了好几次,时间也不短,不过都恰好在5月1日或者11月7日错过了。这次拜西伯利亚铁路提速的便利,代表团4月30日赶到莫斯科,正好第二天赶上红场阅兵。

    这个时代苏联一年阅兵两次,11月7日的十月革命纪念日和5月1日。到后来60年代才把5月1日的劳动节阅兵改在5月9日。

    “看,斯大林主席已经在阅兵台了!”

    罗顺初眼尖,第一个发现斯大林出现。

    唐华转身看右侧后方。中国代表团距离阅兵台有点距离,能看见上面几个大盖帽在走动,依稀还能看见这些大盖帽们的胸口亮闪闪的,想必是挂满了勋章。但其中一个胸口不亮闪闪的,走路气质都和旁人不一样的,斯大林无疑了。

    “唐部长,你以前见过斯大林吧?”

    “见过一次……”唐华说,“1949年。笑眯眯走过来,朝我胸口别了一枚勋章,走了,别下一个人去了了。”

    “徐参谋长去年来苏联谈判,最后一天就是斯大林同志接见的……”萧司令员说,“我们这次来苏联谈判,也很有可能见到斯大林。”

    唐华没马上接话,而是掏出小望远镜回头看阅兵台。

    一身列宁装的斯大林身体状态一点问题没有,走路稳当,边走还边和附近的不知道哪些个将帅谈笑风生。走到阅兵台正中后,注意到了下面群众的欢呼,还笑呵呵朝下面挥手。

    哎,到明年的五一,老斯可就见马克思了……

    就斯大林现在的身体状态,绝对没有什么长期的重病,明年3月份应该就是一次意外中风。

    说到“意外”,唐华现在到的意外(超出历史)事件可是越来越多了,大战略方向还能开挂,小细节可不敢随便放预言术,除非用现在变化后的世界的情报资料再一次确证过。因此,刚才的话应该修正为:明年的五一,斯大林很可能已去见马克思,但也有一定的概率没见。

    唐华和萧司令员、罗顺初、林太真一样,身为中国人——也就是局外人,对斯大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