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民国不求生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凯撒灵机一动(四更)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凯撒灵机一动(四更)(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求月票,求推荐和打赏

    ===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刚刚向袁世凯的内阁总理大臣官邸,发去了一份关于山东铁路问题的节略。

    这事由杨度亲自负责处理,德国人提出的要求是扩大胶济铁路的修筑规模,首先修筑高密沂州铁路,其次,则在济南府和山东省的西界之间再修筑一条胶济铁路的延长线,当由济南修至顺德府,最后,再修筑济南至德州之交通铁路。

    这份节略的要求,几乎是把胶济线原有规模扩充一半以上。铁路网纵横密布,德国人控制的铁路沿线护路区范围,将锁死整个山东省的范围。

    这一份《胶济铁路扩大密约》,就是大清用来拉德国人下水的利器。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心满意足地向柏林回电,把中国正在发生的惊人剧变,及北洋对德国做出的秘密妥协,把这一系列内幕秘辛的消息,全部传递回德国国内,希冀获得那位阴晴不定、喜怒难测的凯撒的欢心。

    万里之外的柏林,一手生来残疾的德国凯撒威廉二世正在郊外游猎,与常人想象不同,威廉身手矫捷,非常善谈,身前身后也总聚集着一大批能够交心的密友。

    在列强国家的元首中,1912年初的威廉二世已经53岁了,但犹且算得上春秋鼎盛。他把残疾的左臂隐藏在骠骑兵的军装外套下面,策马奔腾,让人看不出这是一位平衡失调,左耳失聪的君主。

    在协约国获得一战胜利的世界里,英美控制下的舆论将威廉二世塑造为了一个自大兼具自备、愚蠢并且中二的专制君主,但在真正的历史,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笔下,威廉二世还有另外一幅值得我们注意的面孔。

    “陛下,是中国的消息。”

    即便在1912年的今天,连二十世纪都过去了十二个年头,但德国依旧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大臣。

    按照俾斯麦创造的以帝国宰相为核心的行政秩序,德国没有部长或大臣,只有隶属于宰相的国务秘书。负责外交的外事国务秘书阿尔弗雷德·冯·基德伦-韦希特尔,还忙碌在摩洛哥危机的善后事务里。

    威廉二世刚刚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发现自己是如何受行政独立的权臣下属所掣肘,他赶走了俾斯麦,但那觉不代表威廉二世具备了在德国说一不二的权力,相反,俾斯麦的幽灵始终盘旋在宫廷中。

    基德伦原先是由宰相贝特曼举荐担任外事国务秘书的,他和凯撒的意志相悖,也是一个脾气固执的专制政客,很少听从首相,并利用国会中脆弱的中央领导机制,变成了类似“施瓦本的俾斯麦”一类的存在。

    去年夏秋的摩洛哥危机余波尚未淡去,浓厚的沙文主义情绪在传扬在帝国民间,德法之间危险的对峙正在打破老欧洲的平衡,摩洛哥危机谈判最后阶段威廉二世的妥协,更已经遭到了右翼媒体的中伤。

    连柏林邮报都公开声称德意志政府关于摩洛哥政策的全部本质,都反映出恐惧、个性软弱以及怯弱的特点。

    威廉二世还能清除回忆起那篇文章的每个字母来:

    “这还是普鲁士吗?我们已经变成了柔弱的国度了吗?……霍亨索伦家族是怎么了,这个曾经出过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腓特烈·威廉一世、腓特烈大帝和威廉一世皇帝的家族,居然已经沦落如此了?威廉似乎是英法政策的最强支柱。……胆怯的威廉,勇猛的懦夫!”

    这篇文章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实际上公众普遍谴责其对君主的不敬之意。但军方高层内也流传着类似的观点,他们因威廉二世在摩洛哥危机中表现出的软弱态度,也因威廉未能捍卫德意志帝国的尊严,而轻蔑地称呼他们的皇帝为“求和者威廉”。

    威廉个人最为偏爱的年轻官员、才华横溢的警卫团指挥官埃里希·冯法金汉,也向宫廷中的人提到,只要皇帝继续坚持“避免采取极端行动”,那么德意志帝国的现状将会一成不变,在摩洛哥危机解决后的短暂和平时期里,法金汉也注意到威廉二世仍然“相当固执地抱着无论如何都要维持和平的决心”。

    二十世纪初德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右翼媒体推波助澜,用沙文主义绑架了帝国的外交政策。

    相比较之下,威廉二世的确是一个相对而言软弱的君王,但他并非多数人受到英美舆论影响而塑造出的那种战争狂人的形象。

    只是现在……

    摩洛哥危机的失败处理,让威廉在国内的声望摇摇欲坠,正在和英国进行中的关于限制海军建设的谈判,也同样违背着德意志帝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意愿,他感到自己很有必要,必须尽快在国际上做出一些成绩来,如此才能维护霍亨索伦家族自勃兰登堡奇迹以来的崇高声望。

    “中国的君主制政府,已经同意了向我们进一步出让山东省的利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