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民国不求生 > 第四十章 冯主任

第四十章 冯主任(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义务教育方面,尤为让道学家们震怒的事情,则还不止于以夷为师。

    固然,从道咸以来的历史都已证明着蛮夷绝非蛮夷,反而是迟迟不能踏入近代工业化快车道的中国,才有被开除“球籍”的风险。从晚清开始,聘用西人为顾问、为教授、为师范,到现在也算非常常见,只是规模不似这一回引进日本的师范教师和法国的专家团那样宏大。

    问题在于,林淮唐还要把外国教师请到女子学校上课,甚至于社会党的机关报一直都在舆论层面上吹风,声称一五计划建设的全部新公立小学,都要一律实行男女合校就读的制度。

    中国最早的近代化女子学堂,始于1902年吴馨在上海开办的务本女塾,也就是现在上海第二中学的前身。男女合校就读的历史,则始于辛亥革命后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出台成文法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随后小学男女同学开始出现,但单设女校仍很有势力。

    至于大学,1915年中美合办的私立岭南大学即开始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合校。当时处在社会党政权控制下的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等高等院校,也是在1914年、1915年左右开始男女均招,实行男女合校培养的制度。

    随着小学和大学可以男女同校同学,中学也开始仿效。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广东执信学校、湖南岳云中学、广州第一中学、上海吴淞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南京暨南学校……等诸多中等学校,大约都在同一时期开始男女同校。

    只是,除了直接由社会党政权设立的公立学校以外,绝大多数实行男女合校就读制度的学校虽然允许女性入学,却也会给女学生安排不同于男学生的单独课程,例如家政、女红、厨役等等。

    女学生虽然入学,实则处处被忽略,生活设备、身心训练,处处吃亏。女学生在男学生队伍里,也时时受到不尊重的怜悯,学业行为更受到不必要的原谅。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女学生很难勇于奋进的,在雄厚的男学生势力范围内,女生对于课外活动也每每退缩不前,于是失去了练习才干的机会而养成懦弱无能的性格。

    在土地革命、社会革命实行较晚、程度较轻的内地省份,许多守旧家庭如果没有完全的女校,宁可不叫女儿读书,也不愿意让女儿进男女合校的学校读书。

    现在,中央又要聘请大量的外国教师到小学和中学执教,甚至是去做教务长乃至于校长,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顿时充斥街头巷尾。

    有些不安于新政权的反动分子,也趁机鼓唇摇舌,到处散播谣言。本来近代以来中国备受外国的侵略和欺辱,一般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就非常敏感,稍经有心人的挑拨,就可能酿成对社会党人的不信任感。

    即便如此,林淮唐还是决意趁着这个风口,把绝对的男女合校制贯彻到底。

    中央革命政府的教育部原来是和其他部委一样,都集中在颐和园内办公,只是随着这几年来部委机关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在偏处北京郊区一隅的颐和园办公就非常不方便了,一部分和外交、军事、经济建设有关的部委直接前往青岛,好方便和日本、朝鲜、法国等友好国家进行对接,剩下另外一大部分部门,就像教育部,也是陆陆续续前往市内。

    教育部的新办公楼刚刚落成不久,旧址是晚清时的太常寺,就坐落在西单百货商场附近。平常职工要从住宅区过来上班,也可以搭乘公交汽车或是北京刚刚修通不久的市内无轨电车,比起以往跑去颐和园办公,通勤要方便得多。

    自打红军进京以来,北京的治安就一直非常好,不管是过去到颐和园上班,还是现在到西单大街上班,就算是加班到深夜,也没人会担心出什么偷盗之事。

    教育部像今天这样,街道附近十多米就排列着一处公安的岗哨,大楼出入口处甚至还有穿军装的红军战士搜身检查,便显得尤为罕见。

    孔乙己将电车车票交给检票员以后,就拎着公文包怒气冲冲的下了车。教育部的办事员们都对这位北京北城里有名的老校长面熟,谁都知道他是个老社会党人,辛亥年前后就跟着林主席闹革命,红军进京以后就一直担任北京第六小学的副校长,一直坐到今天,以他的资历,光是不伸手要官这点就很让人心存敬意了。

    孔乙己因为有参与新版国文教科书编委员的工作,所以这两年来也常到西单的教育部部委大楼办事,只是他过去给人的印象说好听点是文质彬彬、儒雅随和,说难听些就是唯唯诺诺、畏畏缩缩了。

    像今天这样怒发冲冠的模样,实在是很不像孔校长。

    “韩司长在吗?我要找他,告诉他是孔乙己来了,我这个老同事来看看他啦,看看他近来都把我们国家的教育大计办成个什么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