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唐键侠 > 第七章、平定关东

第七章、平定关东(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绝大多数朝臣都请求将这场平叛战争坚持下去。

    部分臣子是出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夙愿——比方说颜真卿,部分出于对镇西军的畏惧,部分出于对李汲武力的迷信,部分则是为受到镇西进奏院所煽动的民意所挟裹;建议就此罢兵言和的并非没有,但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朝野上下的口诛笔伐之中。

    往常碰到这类情形,主张持重的多为财计之臣——因为府库空虚啊,没钱打什么仗?我殚精竭虑,挖东墙补西墙,好不容易让每年的漏洞瞧着不那么显眼,结果你偏要来捅上一指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在平定淮西之乱的问题上,两位计相却罕见地闭上了嘴巴,不发表明确意见——这也说明他们本心是反对继续甚至于扩大战争的,只是开不了口罢了。

    负责关西财计事的是户部侍郎杨炎,与李汲颇有交情,曾在朔方幕下相助,得其举荐还朝,可以说若无李汲,他即便能入中朝,也不会那么快重掌财计大权。既然如此,李汲上奏请求继征淮西,杨公南怎么好跳出来反对呢?

    李适、卢杞都不大瞧得起杨炎,常说此人才过于德,私心太重,但杨炎在道德品质上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他很戴恩,很念旧,比方说自归中朝之后,便时常在李豫面前说元载的好话,希望将之召还。杨炎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有三大恩主,第一个是齐王李倓,第二个是元载,第三个就是李汲——他怎么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头,给李汲下绊子呢?

    再者说了,关西地区地少人多,原本就财税不足,安史之乱后再加防秋御蕃,更使得财计之臣焦头烂额,偏偏剑南西道还被崔宁把持着,蜀中每年供奉的粮谷很少,只是虚应差事罢了。由此刘晏主掌关东财计事,十数年间久立不倒——只有一次被李辅国、元载排挤出京,那属于党争,不是他做不好事而使皇帝、朝廷失望;关西财计事却从第五琦到韩滉再到杨炎,已经连换了好几轮啦。

    最近几年,杨炎的日子稍稍好过一些,原因是李汲打通了丝路,商贸往来日益繁盛,仅仅长安两市所收市税,就已是他初任时五倍还多。在此背景之下,即便杨公南不念旧情,也不敢得罪李汲啊。

    杨炎不说话,刘晏也不说话,这是因为李希烈控制了汴州,李正己夺取了曹、濮等州,自难免对江淮漕运造成影响。刘士安就是靠着每年自江淮输入上百万粮秣、钱绢供应两京,才受两代天子信重的,则汴、曹等州不复,他也不得安枕哪。

    李豫还打算做最后的和平努力,表示可以赦免李希烈等人叛乱之罪,但要求李希烈不仅仅将汴州,更将整个淮西镇许、陈、蔡、颍等十一州全都交还给朝廷,命其归朝觐见,转授别镇;对于李正己,则要他交出曹、濮等新夺占的五州之地;对于田悦,要他将昭义军交还给薛氏。

    颜真卿上奏说:“使节往还,非止一日,陛下有宽仁之心,须防彼僚怙恶不悛,借机拖延,更大募兵以拒王师。当命诸镇进剿,候李正己、田悦退出夺占州县,李希烈入朝,再下诏班师不迟。”

    群臣也皆附议,李豫没办法,只得召回朱泚,改命李汲为河南副元帅,总领东都留守、河阳三城、陕虢、潼关以及魏博、横海的兵马,东进驱逐李正己。但同时,李豫又命李晟率领关中诸镇兵马,往攻淮西,征讨李希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鄂岳观察使(武昌军)李勉同受其节制。

    说白了,把太多兵全交李汲手里,皇帝不放心……

    李汲接诏之后,当即整合麾下各镇兵马,仍以沙陀骑兵为先行,出中牟直取汴、曹。李正己挥师来逆,双方于郓州境内的大野泽一带展开激战,官军四万,平卢军六万,连续鏖战一十二日,李正己终于不支而败。高崇文阵斩平卢大将王温会,李子义闯阵擒将,拿住了李正己的儿子李纳。

    李正己担心儿子的安危,被迫遣使去游说李汲:“太尉何迫之甚也?公在西陲而我在东海,得地亦不能占,论功也无可再升,千里急逐,于公何益?”

    李汲笑着回复来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在魏博时,本愿将河北、齐鲁,彻底扫平,前既西镇,是宽释尔等,孰料非但不感恩,还敢抗拒王师。若李正己自缚来降,还则罢了,否则父子将并受显戮,悬守藁杆!不获李正己,我不收兵!”

    可是他话放得很狠,还想继续往前打,却打不大动了……一则兵数有限,二来粮秣也不充裕,终究唐廷并没有做好一举平定关东,尤其是淄青平卢这般大镇的物资准备啊。由此双方对峙于鲁西山地,反复周旋,长达数月之久。

    就此迎来了大历十四年的元旦,唐廷终于下令收兵。

    这一方面是南线的李晟进展顺利,并在冒雪猛攻十三日之后,终于克陷了汝阳城。

    淮西是个大镇,横跨淮水两岸,总辖十一个州郡,但李希烈的主力都在淮北,并将大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