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唐键侠 > 第十五章、双杰入幕

第十五章、双杰入幕(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李汲原本时间线上的不尽相同,其进士的录取、黜落,排名顺序,并不仅仅根据考试卷面而定,而更看重风评甚至于社会关系。

    由此才有“干谒”一说,士子们投诗文于名家之第,或者权贵之门,以求对方出于爱才的目的——其实更多是出于结党的目的——向考官关说一二。俗谓:上等举子谒权贵,中等举子扬文名,只有下等举子才皓首穷经,认真应试……

    杨绾对此风气深表不满,多次上奏,要求改革科举制度,一则请罢进士科试诗赋,且以儒经为要旨,二就是使举子自州县举来,直至入省(尚书省试),不得“辄自陈牒”,通过权贵关说。只可惜每份奏上,全都石沉大海,激不起丁点儿浪花来。

    当然啦,虽然唐朝政府默认了干谒和关说的存在,同时也不得不对其负面影响加以限制,不能由此大开舞弊之门。也就是说,权贵或者名家递话,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给相应举子稍稍加点儿印象分而已,绝不能作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而罔顾举子卷面成绩,只从权贵关说之人、之事,虽也难以彻底杜绝,好在今科知贡举萧昕不是这种人。

    萧昕世代名门,乃是南梁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少补崇文进士,旋中进士,首举博学宏辞科释褐,与张镐为布衣之友,又是来瑱的荐主,官场名声向来极好——否则也做不上礼部侍郎的要职,并能知贡举了。所以他是要脸的,不愿意放榜之后,被举子们指着脊梁骨骂,甚至于还可能奏上天子,勘其舞弊之罪。

    首相元载早就关说过了,说今科举子中有一洪源,我颇为看好此人,望能点为状头,萧昕当时表态:“既是元相之命,我自会留意。”虽说元载权势熏天吧,萧昕也不必事事仰其鼻息,且自然不能把话给说死喽,还得先见了考卷再做定断。

    照道理说,元载也要脸,不至于推荐一个学识平平,甚至于水准低劣的举子,但考场上的事情谁知道呢?万一那洪源流年犯冲,正好撞上对自己最不利的题目,甚至于身体抱恙,十成水平还发挥不出三成来,又怎么办?难道萧昕还一定要点他做状头吗?

    那相信不必举子们鼓噪了,自家那些做考官的属吏就可能主动告上一状!

    因此今日属吏们将初选的名单呈上,萧昕才问:“洪源在第几?”倘若落在十名以下,那他顶多动用自家权势,帮忙往上抬一两名而已,算给元载一个交代。结果听闻洪源不但得中,还名列第四,那这个状头大可以点啊。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就是瞧这人文风对脾气,你又能如何?不服的,下回你也谋个知贡举来做啊?反正今科得按我的口味来。

    随后萧昕又问:“可有遗珠?”是因为考官好几个,喜好各不同,很可能有这么几份卷子为某一两名考官看中,却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最终就必须由他这位知贡举来择定啦。虽说如今职少官多,很多进士往往必须长期待选,难得实授,被迫要先参州府、使府刷资历,却也不在乎多这么一两名。能尽量为朝廷遴选出优秀的人才来,本是知贡举应尽的责任。

    薛邕趁机就把杜黄裳的卷子给呈上去了。萧昕一目十行看过,不禁皱眉——策论似乎写得不错(终究没时间仔细咀嚼),贴经也合格了,问题这人的诗赋水平实在不成啊;韵也顺,格也正,毛病是挑不大出来,只是干巴巴的毫无文采,味同嚼蜡一般。

    本来进士科首重策论,贴经只是考察你是不是熟读儒家经典,属于填空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存在任何异议,高宗朝又加上诗赋杂文,只作为额外的加分项;但自开元以来,天下承平,官民风气日渐奢华、萎靡,逐渐的杂文分量反倒压过了策论。倘若诗赋水平不佳,考官有可能就直接黜落了,都懒得去读你的策论——终究策论篇幅较长,读着又太费脑子,远不如吟诗览赋来得有趣啊。

    因此若掉过来,杜黄裳的杂文上佳,策论平平,说不定既是薛邕有请,萧昕就直接让过了。但就眼前这卷面,实在不对他萧老先生的胃口啊……相信薛邕虽然是从陇右幕府调任中朝的,也不至于如此看重此人的策论,乃于其诗赋之短视而不见吧?

    于是直截了当地问薛邕:“是谁请托?”

    薛邕躬身回答道:“郭司徒三公子,与魏博李长卫,皆有关说。”

    萧昕捋捋花白的胡须,缓缓说道:“是郭晞,又非司徒本人……”其实即便郭子仪亲自递了话,萧昕也敢不理,终究那老儿是一介武夫,当初中武举入的官场,如今是考儒士,他懂个屁啊?!

    “然李长卫……圣人方寄望之,使守河北,且既称誉杜某,想必是要召于幕下了,”萧昕微微一笑,“左右不过榜尾,准了便是。”

    于是就此论定:“今科得中二十七人,洪源为榜首,古之奇第二……杜黄裳在榜尾。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