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大唐键侠 > 三尊跪像

三尊跪像(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秒记住↘完^本.神^立占.首^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м.шanbentxt.coM

    暑假带老婆孩子去无锡玩了几天,在惠山古镇路过“张中丞庙”,祭祀的正是张巡。

    根据《旧唐书》记载,张巡是邓州南阳人,《新唐书》则记为蒲州河东人,未知孰是,总之跟无锡挨不上关系,纯属地方官员仰慕其德,特为立祠耳。当时因为天色将晚,没能进去拜祭,但听说后人模仿岳庙故例,铸了座贺兰进明的铁像,背缚膝跪,以祭张巡。

    从来都将睢阳陷落,张巡、许远等死难事,归咎于贺兰进明,固然进明罪无可恕,但不知道为啥偏偏就漏掉了许叔冀呢?

    《旧唐书》中没有提过许叔冀不救睢阳,唯《新唐书》载:“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李)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遣布数千端。霁云谩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叔冀者,进明麾下也,房琯本以牵制进明,亦兼御史大夫,势相埒而兵精。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巡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

    倘若记载是实,则许叔冀之罪,更要远远大过贺兰进明了。首先,彭城比起临淮来,距离睢阳更近一些,而且许叔冀也比贺兰进明“兵精”,则其不肯救援,自比进明更加可恶。

    对于贺兰进明想要挽留南霁云事,有人责骂他是在挖张巡的墙角,说明知道睢阳不可无南八,却偏偏起意相留……这么读史,其实有点儿歪,因为既已决定不救睢阳,判断“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那么南霁云是不是回去,有影响吗?进明亲眼得见南八勇姿,感其忠节,不忍见其死,故而加以挽留,也是人之常情。至于他对待张巡,或者确有嫉妒之心,也或许只是“见牛未见羊”罢了。

    关键贺兰进明不救睢阳,理由堂皇,因为“存亡已决”,虽欲挽留南霁云,见不能得,亦再无别的举动。相比起来,许叔冀所为就更加不堪了,明知道睢阳缺兵、缺粮,却将出数千匹布来相与,假模假式还想装好人……这家伙真是无耻到极点了!

    之所以说这些,并非给贺兰进明洗地,只是我觉得吧,岳庙有四尊跪像,则张巡祠里起码也该有三尊——除贺兰进明、许叔冀外,还有一个是闾丘晓。

    两部《唐书》皆记闾丘晓为濠州刺史,濠州当时叫钟离郡,属淮南道,位于临淮以西,但在淮水以南,距离睢阳,可能比临淮还要遥远。据说唐廷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镐兼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各道军事,张镐知睢阳危急,乃倍道兼程而行,并且传檄闾丘晓先期往救。

    《旧唐书》说:“(闾丘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及镐信至,略无禀命,又虑兵败,祸及于己,遂逗留不进……”导致张镐亲率大军救援睢阳,仅仅迟了三日……

    当时长安已克,洛阳未下,张镐要救睢阳,肯定要从南边绕路,但不至于兜圈子兜到淮上去,也不可能把远在淮南的兵马派为先行。再者说了,距离睢阳最近的是彭城之兵,张镐为什么不勒令许叔冀往救呢?

    故而我以为,“濠州”或为“亳州”之误,再翻《资治通鉴》,看起来司马光的想法跟我一样,他直接就给改成了“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而谯郡就是亳州。

    彭城即今天的徐州市,在睢阳(今商丘市)东面偏南,直线距离150公里;谯郡郡治谯县即今天的亳州市,在睢阳南面偏东,直线距离65公里;再加上张镐从西方来,那么先檄闾丘晓起谯郡兵救援睢阳,也在情理之中。

    睢阳陷落,张巡等三十六人死节——加上槛送洛阳,稍后遇害的许远,则是三十七人——朝野俱恸。然而对于不肯救援睢阳的贺兰进明、许叔冀等,唐廷却似乎并未加以严惩。贺兰进明结局不详,据说曾一度被贬为秦州司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睢阳之故;许叔冀则不但无罪,抑且加官,翌年随郭子仪攻邺时,已是滑濮节度使。

    张镐曾经规劝肃宗,说许叔冀“性狡多谋,临难必变”,请求召回朝中,可惜肃宗不肯听他的。于是许叔冀守汴州,承诺李光弼可守十五日,然而期未至即降史思明,复为仆固怀恩所擒,据说没有处死,被开释了……

    只有闾丘晓,因为不肯发兵而导致睢阳失陷,张镐入睢阳后大怒,“即杖杀之”,算是为一城军民报了三分之一的仇。

    读者朋友们应该都读过“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其作者、盛唐大诗人王昌龄,其实也是死在这个闾丘晓手里的。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昌龄年近六旬,据说辗转回乡途中,经过亳州,为闾丘晓所害,具体缘由,史载不详。因此《唐才子传》记载,当张镐欲杀闾丘晓时,闾丘晓哀哀求告,说我还有年迈的父母在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